再答元美
盈盈猗蘭花,深谷何逶迤。秋風凋奇樹,隕萚以葳蕤。含英即蔓草,不復揚華滋。豈無王者香,結根非其宜。孤生感霜雪,采折中心知。幸君置懷袖,慰此長相思。
亭亭西山柏,自茂凌寒姿。下流難久居,壯士多所悲。采苓首陽巔,青蠅止于棘。
結發奉歡宴,柏舟矢靡慝。上堂理琴瑟,上堂視蠶織。眤若形與影,在遠復相憶。豈不防未然,萋菲成罔極。愛深生百憂,棄捐衢路側。
賤妾抱區區,中道蒙察識。琴瑟聽其真,蠶織五文色。非君膠漆心,群小志亦得。
盈盈猗蘭花,深谷何逶迤。秋風凋奇樹,隕萚以葳蕤。含英即蔓草,不復揚華滋。豈無王者香,結根非其宜。孤生感霜雪,采折中心知。幸君置懷袖,慰此長相思。
亭亭西山柏,自茂凌寒姿。下流難久居,壯士多所悲。采苓首陽巔,青蠅止于棘。
結發奉歡宴,柏舟矢靡慝。上堂理琴瑟,上堂視蠶織。眤若形與影,在遠復相憶。豈不防未然,萋菲成罔極。愛深生百憂,棄捐衢路側。
賤妾抱區區,中道蒙察識。琴瑟聽其真,蠶織五文色。非君膠漆心,群小志亦得。
盈盈盛開的猗蘭,生長在幽深曲折的山谷。秋風使奇樹凋零,落葉紛紛飄落。蘭花夾雜在蔓草中,不再綻放光彩。難道它沒有王者之香嗎?只是扎根的地方不合適。孤獨生長飽受霜雪,被采折時心中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希望你能把它放在懷袖中,慰藉這長久的相思。那亭亭玉立的西山之柏,獨自茂盛展現著凌寒的風姿。處于低下的地位難以長久,壯士為此多有悲嘆。在首陽山巔采苓,青蠅卻停在荊棘上。年少時共享歡宴,我如《柏舟》詩中女子發誓堅守貞潔。上堂彈奏琴瑟,上堂查看蠶織。曾經親密如形影相隨,即便相隔遙遠也相互思念。難道沒有防患于未然嗎?讒言卻肆意橫行。愛得深切生出諸多憂慮,最終被拋棄在大路旁。我懷著一片癡心,中途得到你的理解。琴瑟能聽出它的真意,蠶織出五彩的顏色。若不是你有膠漆般堅定的心,那些小人的企圖也會得逞。
盈盈:形容蘭花儀態美好。猗蘭:即蘭花。
逶迤:形容山谷曲折綿延。
隕萚:落葉。葳蕤:草木茂盛的樣子,這里指落葉紛紛的樣子。
含英:包含花朵。蔓草:雜草。
華滋:光彩、潤澤。
王者香:古人認為蘭花有王者之香。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
采苓:《詩經·唐風·采苓》有刺讒人之意。首陽巔:首陽山山頂。
青蠅:比喻進讒言的小人。棘:荊棘。
結發:年少的時候。
柏舟:《詩經·邶風·柏舟》,詩中女子自誓守節。矢:發誓。靡慝:沒有邪惡之心。
眤若:親密的樣子。
萋菲:讒言。罔極:沒有止境。
棄捐:拋棄。
區區:指誠摯的心意。
五文色:五彩的顏色。
膠漆心:像膠漆一樣黏合堅定的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小人進讒、賢才不被重用的現象。詩人可能在看到這種情況后,借這首詩表達自己對高潔之士遭遇的同情,以及對真摯情感和正義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借物抒情,表達對高潔之士命運的關注和對小人的批判。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和文人的情感。
郁攸屬者潛煽災。蜚廉縱風相與偕。 林林生齒七萬戶,連甍接棟燒成灰。 如何老翁一區宅,間不以寸獨不{左火右矣}。 玉石俱焚勢應爾,豈有幻術能然哉。 聞這翁乃好善者,平時事佛經卷開。 有馀必以濟貧乏,不以利欲縈其懷。 倉卒遂蒙鬼神護,萬目注視感驚狂, 厥初巨焰爇天起,左顧右盼如燔柴。 翁知無脫免,委身甘作燼與煨。 麾兒與婦令亟走,誓死死不去無違乖。 全家酣寢越信宿,如聞大浪聲喧豗。 及其夢覺火亦息,依然一室當催嵬。 微如蒲萄不熏灼,而況梁棟與桷榱。 蒼蒼表善有如此,馀自作孽何足哀。 作詩志往勸來者,勿以斯語同優徘。
桐廬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 釣竿千尺無恙在,持竿我欲從先生。 先生豈是傲當世,鄙夫患失滔滔是。 狂瀾既倒挽之回,持報故人惟此爾。 袞衣不博一羊裘,事往臺空江自流。 遂令千古重名節,於乎先生真漢杰。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嵩巖 一作:高巖)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總轡登長路,嗚咽辭密親。 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 永嘆遵北渚,遺思結南津。 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 山澤紛紆余,林薄杳阡眠。 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 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 悲情觸物感,沉思郁纏綿。 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 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踟躕感節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會無成,離思難常守。
靈和風暖太昌春,舞線搖絲向昔人。 何似曉來江雨后,一行如畫隔遙津。 彭澤初栽五樹時,只應閑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風流處,要與佳人學畫眉。 暖傍離亭靜拂橋,入流穿檻綠搖搖。 不知落日誰相送,魂斷千條與萬條。 春來綠樹遍天涯,未見垂楊未可夸。 晴日萬株煙一陣,閑坊兼是莫愁家。 十首當年有舊詞,唱青歌翠幾無遺。 未曾得向行人道,不為離情莫折伊。
風搖熟果時聞落,雨滴馀花亦自香。 葉底出巢黃口鬧,波間逐隊小魚忙。
來結芳廬向翠微,自持杯酒對清暉。 水趨夢澤悠悠過,云抱西山冉冉飛。
一川佳景疏簾外,四面涼風曲檻頭。 綠野平流來遠棹,青天白雨起靈湫。
十二天街雨壓沙,秋千咿喔響人家。 東風會勸十分酒,寒食初開百玉花。 年少斬新金絡馬,柳陰無數畫輪車。 春來誰道遲遲日,尤覺春來日易斜。
東山空闊原野平,順王養雞貢高城。 秋天饑鶚未饌良,側翅下攫殊無情。 守城壯士心孔惡,但夕窺茲捕雞鶚。 雕弓一殿羽箭發,鶚也時從半空落。 山人學射藝漸精,遂使山無鶚鳥鳴。 卻思色踐侵吳日,何不令之射越兵。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欲語 一作:未語)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