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舊食決明花耳潁川夏秋少菜崇寧老僧教人并食其葉有鄉人西歸使為父老言之戲作
秋蔬舊采決明花,三嗅馨香每嘆嗟。
西寺衲僧并食葉,因君說與故人家。
秋蔬舊采決明花,三嗅馨香每嘆嗟。
西寺衲僧并食葉,因君說與故人家。
過去秋天采摘決明花做菜,每次聞著它的香氣都忍不住再三感嘆。西寺的僧人連決明葉也吃,托你把這事告訴故鄉的人們。
決明花:決明草的花,可食用。
三嗅:再三聞。
衲僧:僧人。
故人家:故鄉的人。
崇寧年間,潁川夏秋少菜,西寺老僧教人食用決明葉,而蜀人以往只食用決明花。詩人聽聞此事,恰逢有鄉人西歸,便托其告知故鄉人,由此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圍繞決明花和葉的食用展開,體現了生活瑣事。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充滿生活氣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風貌。
仆仆征途馬上身
廿年鄉夢系風塵
歸來偶值登高節
喜極還為太古民
泉石留題多老輩
園林歷劫憶先人
兒童父老團欒會
話到更深不厭貧
四山煙靄未分明。宿雨破新晴。萬頃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畫圖行。
清明過了春無幾,花事已飄零。莫待斜陽,便尋歸棹,家隔兩重城。
稽首釋迦,現千百億。鹽貴米賤,苦趁樂吃。瞋喜愛憎,是非聲色。日炙風吹,一文不直。
稽首觀音,全彰妙有。鶴唳青霄,鶯啼綠柳。鼓響鐘鳴,椎雞打狗。不落諸緣,通身眼手。
稽首文殊,本非延促。柏短松長,山青水綠。星移斗轉,日行月逐。開眼合眼,一切具足。
稽首普賢,不可思議。出頭露面,開言吐氣。拍盲擔板,忘恩斷義。事無寸長,熏天炙地。
人言西府厭編摩,
歸臥方山意若何。
出處無心亦無累,
寧知世上有風波。
簾前春事柳綿飛,簾內春人較瘦肥。
趙后身輕宜入掌,沈郎腰細不勝衣。
弓鞋窄得無三寸,錦帶量來減一圍。
天賜良緣憑玉秤,雙雙輕重恰投機。
秦皇并四海,
飛劍騁雄略。
窮極世上欲,
還希神仙藥。
長城既西筑,
驪山亦東作。
鞏圖思萬世,
民生咸蕭索。
巨橋那可成,
臨望心旁礴。
辒車載臭腐,
馳道空寂寞。
徒令鶴上人,
大笑入寥廓。
劫劫勞生未了癡
今朝不作夢中疑
桃花自解傳消息
不到春回那得知
砧杵聲聲萬里思,西堂蟲語沸如絲。輕隨落葉只燈知。
偏是鄉遙嫌夜短,多因醒早恨眠遲。刀環盼寄總成癡。
驅馬走邊州,蒼茫萬里秋。
高山橫塞出,巨海抱天流。
風卷黃沙怒,霜飛白日愁。
遼歌聽未斷,角吹起關樓。
沉香亭北無消息,
魏國姚家亦寂寥。
不見君王殿中見,
溪園堂下雨瀟瀟。
雙根古木接枝垂,下有荒墳事可疑。
應是芳魂曾未死,故將幽恨表連枝。
想像泉臺事豈真,來生未盡宿生因。
人間歡合隨流水,得似雙枝歲歲新。
白楊煙雨晝冥迷,何處牛羊下古堤。
獨有關情雙□□,春來偏傍墓枝棲。
深夜何人立少林
見成公案不須尋
堆山積岳難消遣
相對頑然鐵作心
夕陽落幽澗,
風泉鳴疏林。
泉聲瀉澗影,
不亂山僧心。
山僧久面壁,
坐處寒云深。
哀猿與孤鶴,
相伴山僧吟。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袖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聊。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
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后,他時有夢,應夢今朝。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系馬,翠長千縷柔條。
早識書文代結繩,流傳千古氣薰蒸。
零鉤詎忍溝涂棄,剩畫奚堪溷濁凝。
悉付洪爐歸造化,更投學海泛泓澄。
如君布置心良苦,先圣英靈久式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