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遙空,
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去遠,
游人幾度菊花叢。
九月九日望遙空,
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去遠,
游人幾度菊花叢。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遠方天空,秋天的水與秋天的風在傍晚涌起。寒雁一直向南飛去,越飛越遠,游子多次置身于菊花叢中。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
遙空:遙遠的天空。
夕風:傍晚的風。
一向:朝著一個方向。
游人:詩人自指。
這首詩是盧照鄰在旅途中的重陽節登高時所作。當時他遠離家鄉,在異鄉漂泊,在重陽節這個本應與家人團聚的日子,登高遠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以其真摯的情感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羈旅愁緒。
滿窗風雨夜沈沈,獨對青燈萬古心。徒有故人憐白發,自無奇骨換黃金。茅檐暖日須看獻,竹簡遺經正用尋。豈愧執鞭非所好,甘隨麋鹿放山林。
金絲未遍千門柳,玉葉才分五嶺梅。青帝似憐芳信少,更教春日六花開。
裊娜江邊柳,飄搖嶺上云。卸帆回棹楚江濱。歸信夜來聞。欲拂珊瑚枕,先董翡翠裙。江頭含笑去迎君。鸞鳳盡成群。
水部梅花不改香,枝頭寒暖兩相忘。每從聞道興三教,難得深言偶一狂。去眼蛟龍憎海氣,稱心橘柚戀江鄉。妻孥能共龐公隱,脫屣人間歲月長。
曲屏芳宴燭花寒,官里匆匆樂會難。老去從知詩興減,歡來自覺酒腸寬。月臨五夜聞鳴柝,候入三陽記履端。韓孟風流吾忝附,明朝應有客傳看。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蓬居何處索春回,分付寒蟾伴老梅。半縷煙消虛室冷,墨痕留影上窗來。
掖庭頒官,于位有四。嘒彼小星,撫以德惠。熙焉如春,育焉如地。慶禮聿成,靡弗咸喜。
濺濺小水碧逶迤,叢菊寒深蔓翠垂。采得菖蒲未歸去,滿身煙雨立多時。
風姨海若證經行,去影依然天水清。兒女累人姑遣散,雪霜點鬢更分明。裝箱猶是蘇卿節,入蜀非緣張翰羹。祇覺無才益衰老,遄歸難以答升平。
曉色飄紅葉,平沙枕碧流。泉聲云影弄新秋。觸處是離愁。臉淚橫波漫,眉攢片月收。佳人欲笑卒難休。半整玉搔頭。
斜入芳筵沾綵勝,密鋪幽徑點蘭芽。謝娘子細臨看取,不是楊花是雪花。
大江之東彭蠡南,周家高閣與云參。秋風猿狖啼青嶂,暮雨蛟龍起碧潭。繞屋千叢生杞菊,過檐百尺長楩楠。何時共此登臨樂,指點山川與縱談。
風雨崤陵戰骨春,挾辀真欲斷行人。養胡早信心終叛,賣塞猶誇國不貧。幾上已看龍作醢,鏡中錯認虱成輪。劇憐典午天同醉,誰恕柴桑漉酒巾。
泛交以勢利,君子期久要。道義茍契合,出處無阻遙。龍興云必從,宮鳴商亦調。樂哉此席會,固非夙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