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礙他銅盤不打老鼠。所以抽身入,還從屋里來。報教臺凳穩,聊且勸三杯。兄呼弟喚殷勤處,留得兒孫辨劫灰。未透祖師關,千難與萬難。既透祖師關,千難與萬難。未透時難即且置,既透了因甚么卻難。放下笊籬雖得價,動他杓柄大無端。與我相似,共爾無緣。打翻藥銚,傾出爐煙。還丹一粒分明在,流落人間是幾年。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礙他銅盤不打老鼠。所以抽身入,還從屋里來。報教臺凳穩,聊且勸三杯。兄呼弟喚殷勤處,留得兒孫辨劫灰。未透祖師關,千難與萬難。既透祖師關,千難與萬難。未透時難即且置,既透了因甚么卻難。放下笊籬雖得價,動他杓柄大無端。與我相似,共爾無緣。打翻藥銚,傾出爐煙。還丹一粒分明在,流落人間是幾年。
鑿破巖崖砥樣平,
要令民旅得通行。
為君題作毛巔嶺,
留取毛巔千古名。
君才絕出輩流,
語不驚人不休。
莫嘆陽春寡和,
會逢知我春秋。
梅風竹雨。首夏清無暑。
小小齊紈涼不舉。一曲鳴弦自譜。
春如水上浮萍。子規猶自叮嚀。
剩得幾分閑意,小窗蕉葉搖青。
松花江之西,有村其塔木。歷歷雙白榆,扶疏繞老屋。
遐思齠齔年,我父教我讀。每書必親鈔,篇篇當削竹。每句必口授,記誦耳須熟。朝曦連夕鐙,慈訓為家塾。
我母尤鐘愛,時恐遭笞撲。朝送屋角東,手為櫛與沐。暮迎屋角西,食以果與肉。
其時榆正新,風動錢蔌蔌。我亦隨風來,滿院爭相逐。有時披綠陰,嬉戲當彩服。二老開口笑,謂我如黃犢。
忽忽四十年,此景宛在目。一身倏東西,萬事同轉燭。自與此廬別,迍邅淚盈掬。
我父先見背,家室幾顛覆。中經庚子亂,負母竄山谷。白頭感冰霜,越歲棄我速。
十年走龍沙,忽變橘中局。世外驚滄桑,宵中泣莪蓼。
游子悲故鄉,歸來話樵牧。烏刺好江山,考槃水一曲。爰居避鼓鐘,時向東門伏。
魚思故池泳,烏戀舊巢宿。況此鮮民身,往訓思顧復。
先廬一已荒,樹老枝葉禿。頫仰萬古天,長歌以當哭。
緝雅堂開宴,公余偶詠觴。吟君珠玉集,笑我簿書忙。
徑竹朝煙潤,池蓮曉露香。文星嘗駐節,咫尺近宮墻。
竹樹晝沈沈,名園靜綠陰。兩番勤露冕,獨樹滌塵襟。
化雨涵濡意,家山去住心。他年圖畫里,鴻雪跡重尋。
晨鐘初罷起隨群,偃仰檐前幾欠伸。
殊色已無西子夢,欲將眉宇效誰顰。
步步沖塵步步迷,振衣回首日斜西。
疏槐仰見深春鳥,幾度驚飛不肯啼。
武士亦當知大義,
暇宜立學訓兵戎。
職膺專閫工詩楷,
坐鎮雍容儒將風。
風暖囀鳴禽,天低薄薄陰。
煙容凝壟曲,雨意弄河心。
柳隔高城遠,花藏舊縣深。
獨憐身臥病,猶許后春尋。
芙蓉城外是吾家,記得春風笑語嘩。
池館當初饒宴詠,園林此后正繁華。
江南遠道憐芳草,湘上羈蹤感落花。
杜宇聲聲歸去好,不堪佳節滯天涯。
車馬經過何處頻,
豐碑片片驛邊新。
貧民但賣山頭石,
不是襄陽墮淚人。
板拍清詞下濁醅,
昔年懷抱得君開。
曾看雷雨秋燈碧,
似有荊高俠魄來。
畫樓西送斜陽下,不隨逝波東去。野曠莎長,山空木短,零落紅衣南浦。游云路阻。便魂斷蒼梧,怨弦誰鼓。空采江蘺,□□□□吊湘女。
迢迢千里萬里。碧天空雁信,傳意無處。翠袖閑籠,珠幃怨臥,幾度黃昏□暮。相思自古。悵獨客三吳,故人三楚。懶話巴山,剪鐙同聽雨。
滿江紅·菜花
張翰風流,嘆江左、芳菲無恙。誰能耐、困人天氣,東風駘宕。遙盼小奚花外過,一尊春酒攜相餉。這些時、便可膾鱸魚,休惆悵。
況復那,清溪上。碧闌曲,晴光漾。看黃蜂粉蝶,紛紛衣桁。無限迷離金復翠,江村十里黃云釀。問當時、觀里種桃人,十年狀。
不憚輿籃百里,
要成對榻深論。
論自衷懷易感,
況因遠別傷魂。
澗水涓涓繞洞崖,
洞邊時有小桃開。
四邊環合疑無路,
為問東風何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