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五日小園獨泛
飐飐香風送芰荷,瑯玕兩岸水如梭。
欲驅倀虎懸人艾,為狎盟鷗去雀羅。
舉目少年競旗鼓,側身平地有風波。
停橈不向湘江去,且聽滄浪濯足歌。
飐飐香風送芰荷,瑯玕兩岸水如梭。
欲驅倀虎懸人艾,為狎盟鷗去雀羅。
舉目少年競旗鼓,側身平地有風波。
停橈不向湘江去,且聽滄浪濯足歌。
輕柔的香風送來菱角和荷花的香氣,兩岸翠竹搖曳,江水如穿梭般流淌。想要驅逐邪祟就懸掛艾草,為了親近鷗鳥就撤去捕雀的網。放眼望去,少年們正競相擊鼓搖旗,而自己身處平地也會遭遇風波。停下船槳不去湘江,姑且聽聽那滄浪之水可濯足的歌謠。
飐飐(zhǎn zhǎn):風吹物動的樣子。
芰(jì)荷:菱葉與荷葉。
瑯玕(láng gān):翠竹。
倀虎:指為虎作倀的惡鬼,這里象征邪惡勢力。
人艾:人形的艾草,端午節有掛艾草辟邪的習俗。
狎(xiá):親近。
盟鷗:與鷗鳥結盟為友,比喻退隱。
雀羅:捕雀的網。
橈(ráo):船槳。
‘壬申’為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情況判斷。端午節有驅邪祈福的習俗,詩人在小園獨泛,看到自然景色,聯想到社會現實和自身遭遇,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邪惡勢力和紛爭,詩人或許在人生中也經歷了挫折,因此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端午節小園獨泛的所見所感,表達對邪惡的批判和對歸隱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意象和用典豐富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詩人特定時期的情感和思考。
離情黯淡白門西,何處云山是會稽。作客暫辭桃葉渡,思鄉多夢若耶溪。寒蘆夜雨鴻初斷,衰柳殘陽馬倦嘶。待汝尚平婚嫁畢,五湖明月共招攜。
西北高樓入九天,楚云吳樹凈娟娟。玉浮翡翠流青草,金削芙蓉列紫煙。方櫝尚藏周典禮,故家猶繼漢神仙。想應公子登臨處,明月吹笙彩鳳旋。
海角西風撼客床,熟衣已試九秋涼。同根兄弟久南北,他日燈前話更長。
南徼持風紀,中臺輟俊賢。拜恩分雨露,執法動星躔。九派揚帆外,三山攬轡前。威傳風偃草,操凜月行天。邪畏神羊觸,喬歡谷鳥遷。列城皆擁傳,遙夜尚窺編。候館明丹荔,靈峰肅紫煙。舶通溟??停蹠Mは?。未厭飛蓬遠,惟聽薦藁先。臨分贈長劍,揮手帝城邊。
九萬鵬摶翼,孤忠駕使軺。功名元有數,風雪不知遙。抵北踰鰲極,維南望斗杓。胡生搖健筆,且莫詫東遼。
山人生計拙,種桐滿山樾。春來風云多,桐花開不結。
千輿翠羽蓋,萬锜綠沈槍。定有葛陂種,不知何處藏。
天下愁無盡,生前樂有涯。文章一小技,富貴總虛花。塵入金張宅,草生王謝家??蓱z三月火,不見八姨車。
覺來燈背錦屏空,自愛殘妝曉鏡中。寂寞閑庭春欲晚,垂楊無力受東風。
幾回畏春寒,不向庭中走。杏花都落盡,雨長春苔厚。我欲掃落花,從郎索鸞帚。
西來一片雨,遽作萬家秋。寒逼今宵夢,聲牽故國愁。城高斷鐘響,野曠溢河流。秉燭貴公子,仍耽金谷游。
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恒懾。月照水澄澄,風吹草獵獵。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葉。觸雨轉鮮靈,非晴不可涉。
愁折衰楊過御堤,吳門遙望楚云低。高峰見月秋回雁,野店逢霜曉聽雞。九派江流湓浦外,一天帆影洞庭西。知君作客年來慣,不畏猿聲日夜啼。
鳥啼千樹萬樹,云起前山后山。門外青春向晚,雨中游客西還。
衲子詩工骨轉寒,折鐺全勝斗升慳??志龕畚议L沙舞,且復閑中袖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