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梁方丈
轉山樓閣路相通,
屢得分經丈室中。
六入循元無重濁,
三緣故斷出樊籠。
轉山樓閣路相通,
屢得分經丈室中。
六入循元無重濁,
三緣故斷出樊籠。
環繞著山巒的樓閣道路彼此相通,我多次在方丈室中聆聽講解佛經。人的六種感官回歸本源就沒有了沉重污濁之氣,因為斷絕了三種因緣而得以跳出塵世的牢籠。
津梁:橋梁,這里可引申為引導、過渡之意。方丈:寺院住持居住的地方。
轉山:環繞著山。
分經:講解佛經。丈室:即方丈室。
六入:佛教術語,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循元:回歸本源。重濁:沉重污濁。
三緣:佛教概念,不同語境有不同所指,這里泛指導致人陷入塵世煩惱的因緣。樊籠:比喻塵世的束縛。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拜訪寺院之時。當時佛教盛行,寺院是人們修行和交流佛法的重要場所。詩人在寺院中聆聽佛法講解,深受啟發,從而創作了這首詩,表達自己對佛教修行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佛教的解脫思想,突出特點是將敘事與哲理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化在文人中的傳播和影響。
又是東風浩蕩春。羲和策馭騁紅輪。人生甲子難雙遇,我幸干支又始新。迷筆陣,困書城。淺嘗涉獵亦艱辛。漫嗟霜發欺昏鏡,駑駕猶堪逐驥塵。
樹南樹北各持竿,掇取枝頭顆顆丹。珠玉在前疑我穢,肝腸如此為君寒。根移漢苑栽非易,路隔梅關見亦難。石蜜葡萄那可擬,子桓空羨子喬丸。
清月看初滿,黃花吐未齊。小山思隱桂,大谷憶佳梨。節物信可美,詩騷懶自題。長年諳獨宿,聽雨閉秋閨。
昔年負笈喜同門,先后掄元感郡尊。竊愧樗材隨大雅,最傷墨稼剩文孫。心傳北海師承正,手澤東山續選存。玉友金昆重聚首,江干詩史細評論。
王母過八十,而姑六十強。共以迎春酒,茲為獻壽觴。姑來壽王母,綵服諸父行。入門各自媚,有如三鳳凰。挾有八九雛,于姑亦稱王。王母頷姑喜,歲月暗記量。若也初生辰,茲辰正相望。一粲受孫子,為姑合酬將。歲歲春風吹,為姑開北堂。北堂姑自開,承歡均未央。
龍頭之竹托根深,太和福地蒼崖陰。五風十雨足噴薄,妙乃百節全堅心。南巖大仙雅秘惜,一贈便覺無□□。□云金箓記尺度,晦冥出入群邪辟。怖邪迂癖□□□,時參幾格如嘉儐。私懷每計示崇獎,鏤銘愿□□工韻。君不見太乙真人夜下世,青藜柱到傳經地。又不見涪翁筇竹枝,驅虎窮山獨行路,眼底赤虬須鬣具。嗟乎,變化吾不知其處。
彭澤門前閒草木,絲絲那向路傍生。便教系得春風住,也與時人管送迎。
大陸鵂鹠響,孤魂逐瞑煙。百憂攻五尺,寸土陷雙拳。夜雨侵人淚,天心奪世緣。斯人安可得,古道在林泉。
靄靄停云,蕭蕭暮雨,玄亭噩耗凄然。還疑青鳥,誤遣到愁邊??v要玉樓大筆,奈人世、薪火須傳。況東觀,陰陶帝虎,藜爝燭殘篇。卌年。懷往事,雞鳴埭口,掃葉樓前。總頻夸奇句,許近青氈。多少菁莪舊侶,傍春風、時扣心弦。傷心處,佳城一閉,語業薦重泉。
匝合青云幕,縱橫白羽場。誰矜率爾對,吾念斐然章。名淡隃糜榜,衣飄月窟香。春風馬蹄疾,鞭帽散平康。
著眼看山不見山,徒勞終日對孱顏。偶然境意相迎處,只在尋常俯仰間。為秫求官興頗深,忽懷松菊便投簪。先生萬事皆如此,何獨悠然見碧岑。
霜期過了是寒流,老樹凋零氣漸休。一夕春風化為雨,綠芽點點上枝頭。
草堂紅碧盡離離,輕熱輕寒正好時。種藥且收曾效子,修花惟去最低枝。窗間番舌聽言鳥,堤外風鳶看小兒。欲與少陵添故事,入春新作海棠詩。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音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叵冶患踪鉃轵溕?。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冷冷兮意彌深。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沓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兮欲罷彈。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以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俳優。何知曲成兮心轉愁。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塵絕??逕o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離別。十拍悲深兮淚成血。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字。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憫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遣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號失聲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晗敖^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得歸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乾。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馀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辔以箽赓夂朴陂L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五世堂前忍淚過,誰知微泣變滂沱。傷心萬古明朝緩,揩眼三綱半月多??v不尋常吾輩改,其如天性自家何。若將他日尋慈孝,遺臭流芳耿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