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望月二首
秋水澄澄樹絕風,冰輪苒苒上遙空。閑思今夜供吟景,冷色清光幾處同。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兩不殊。學道未能同罔象,也于深處見圓珠。
秋水澄澄樹絕風,冰輪苒苒上遙空。閑思今夜供吟景,冷色清光幾處同。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兩不殊。學道未能同罔象,也于深處見圓珠。
秋天的湖水清澈透明,樹林間沒有一絲風,皎潔的月亮緩緩升上遙遠的天空。我閑來思索今夜可供吟詩的景致,這清冷的月色和光亮不知有多少地方是相同的。寒冷的月光皎潔地映照在平靜的湖面上,水的顏色和天空的樣子幾乎沒有差別。我學道還沒能達到罔象的境界,但也能在湖水深處看見如圓珠般的月亮倒影。
澄澄:清澈透明的樣子。
冰輪:指月亮。
苒苒:形容月亮緩緩移動的樣子。
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這里指一種悟道的境界。
圓珠:指月亮在湖中的倒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一個秋夜于湖邊漫步,看到美麗的月色,從而引發了內心的感慨和對道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夜湖景抒發閑適之情和對道的思索。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哲理的感悟。
疊石為壇竹作林,編茆幽結薜蘿深。三千客里空長鋏,萬事邱中有短琴。靜愛松風醒蝶夢,閒調天籟韻禽音。棲遲漫笑儒冠拙,何地江湖不陸沈。
末上風光驚老眼,斬新香韻惱騷人。霜晴日淡虛庭里,玉骨幽貞不嫁春。
稽首觀音,全彰妙有。鶴唳青霄,鶯啼綠柳。鼓響鐘鳴,椎雞打狗。不落諸緣,通身眼手。
綠楊溪水平橋,雨聲一夜新荷碎。沈沈庭院,濛濛屏障,厭厭殘醉。細浥牙籠,頓寬箏柱,又寒鴛被。聽鵜鴣相喚,磯頭池角,報簾外、東風膩。煙靄欲明還未。但悶壓、晚來天氣。汗粉生潮,酒香成暈,不關珠淚。極浦蒼茫,野田彌漫,阻人歸騎。正梅黃迤逗,閨中心性,似伊滋味。
一日湖頭兩信通,往來惟只遞詩筒。何時得把金罍倒,觀取詩翁作醉翁。
問爾湖邊寺,微鐘翠巘西。千巖一徑轉,落日亂藤迷。數見談天竺,相從過虎溪。山中送客罷,獨禮白云低。
夙駕出東城,送子臨江曲。密席接同志,羽觴飛酃淥。登樓望峻陂,時逝一何速。與子別所期,耀靈緣扶木。
攜琴擪笛穿花去。小集幽亭里。別來草草度流光。又是露珠滴粉墜蓮房。知音人世能逢幾。同解惺語。思君不見誦君詩。知否銀缸挑盡獨眠遲。單衣才換閑拋繡。簾幕涼飔透。瘦容扶起立西風。怕見黃花憔悴一般同。咫尺瓊樓天樣遠。無計尋仙眷。蠲除愁病慰相思。日盼彩鸞云外降遲遲。
歸舟莫訝太匆忙,會面何曾累十觴。孰與持螯霜月下,拍浮酒浪舊陂塘。
春風幾時來,幽嵓巳青峭。野徑無人行,孤花自相照。
金井梧桐下玉闌,琵琶弦緊不堪彈。欲將寶鏡勻新黛,卷上珠簾怯早寒。
晨昏二十四敲鐘,聲徹前峰并后峰。試問巖巖諸學士,已聞曾與未聞同?
絳羅衫袖漢宮妃,十二紅欄撲蝶飛。宿雨未埋孤客恨,落英先點少年衣。傾城褒似烽連闥,入殿靈蕓火照扉。迷盡荔枝林外路,夏云千片不知歸。久服丹砂欲化仙,日輪飛起鏡中天。金籠巧語初驚夢,琪樹鴻文半是煙。南內憶來空灑淚,西秦歸去已經年。雅歌更若翻朱雁,悲亂紅樓十五弦。
別路屏山天樣遠。苦怨斑驩,不放人留戀。波底題紅流片片。憑君量取愁深淺。恨雨顰煙朝暮卷。便到春回,憔悴羞重見。何況夢中時鳥變。東風已共游絲倦。
少小去防邊,十年猶未旋。心旌懸漢月,身世老胡天。驍勇胸中甲,奇謀圯上篇。功多天子錄,他日盡凌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