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五日飲花步市樓,買棹而返
算年年、五日太凄涼,今年且為歡。正梅風薄扇,蘋煙卷幕,水閣虛寒。勝剪塘蒲漸老,香噀酒杯寬。未會行吟意,醒醉都難。
多事荒唐呵壁,把蘭荃章句,拋恨湘沅。笑江南倦客,閒戀橛頭船。待流連。釵符節物,又河橋、飛雨暮催還。垂楊外,散迎神鼓,疊棹輕瀾。
算年年、五日太凄涼,今年且為歡。正梅風薄扇,蘋煙卷幕,水閣虛寒。勝剪塘蒲漸老,香噀酒杯寬。未會行吟意,醒醉都難。
多事荒唐呵壁,把蘭荃章句,拋恨湘沅。笑江南倦客,閒戀橛頭船。待流連。釵符節物,又河橋、飛雨暮催還。垂楊外,散迎神鼓,疊棹輕瀾。
算來年年端午都過得太凄涼,今年暫且尋些歡樂。正是梅風吹拂著薄扇,蘋草煙霧卷動簾幕,水閣中透著絲絲寒意。勝過那被剪過的塘蒲漸漸老去,酒香噴溢在寬大的酒杯中。卻不明白行吟的意趣,醒著和醉著都難安。像屈原那樣多事荒唐地呵壁問天,把寫蘭荃的章句,遺恨留在湘沅。笑我這江南倦客,還無聊地留戀著小船。本想多流連一會兒,看那釵符等端午應節之物,無奈河橋上暮雨紛飛催促我回去。垂楊外,傳來迎神的鼓聲,船槳劃動泛起層層輕波。
五日:指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花步:地名。
買棹:雇船。
梅風:黃梅季節的風。
蘋煙:蘋草上的煙霧。
噀(xùn):噴。
呵壁:指屈原作《天問》,呵壁問天。
蘭荃:香草名,常喻君子賢人。
湘沅:湘江和沅江。
橛頭船:小船。
釵符:端午節用的釵形符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可推測是端午時節,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平穩或動蕩的日常狀態。詩人作為江南倦客,在端午佳節本想尋歡,卻仍難掩內心的凄涼與感慨,或許與個人的經歷、抱負未酬等心境有關。
這首詞主旨圍繞端午的凄涼與短暫尋歡,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奈。其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師旅之余旱繼之,可為太息此何時。
江頭人類魚鱗集,局面憂深虎口危。
國事不應分爾汝,邊防豈特固藩籬。
茂弘若問金陵事,說與江東米價知。
才過清和候,凄然感旅懷。
新蛩吟古砌,落葉滿前階。
榴火春仍駐,槐屯午自佳。
憑詩記風土,歸以語朋儕。
江漢云鴻遇,星霜電驥馳。
同朝更同幕,相好更相規。
肯托賢郎我,追傷益友誰。
哀辭千里寄,相者為歌之。
鳳翥鶴林邑,來儀鴛鷺群。
陳謨傾帝聽,摛翰媲皇墳。
位且踐臺斗,心惟寄岫云。
詔綸方夜下,天曷喪斯文。
豈是林逋放鶴遲,習閑成懶靜相宜。
落花時節人中酒,夜雨軒窗客賭棋。
身外浮名何用覓,人間多事不須知。
屋邊梅樹梅邊石,歲歲春風日日詩。
誰能草檄愈頭風,有酒時時共一中。
莫把丹青羨蘇武,且將玄白玩揚雄。
將軍事在龍荒北,客子心馳馬首東。
休笑晉朝人物少,猶知口不道和戎。
古驛湘潭道,人家松竹林。
山連梅外遠,春入柳邊深。
征騎雖欣霽,耕犁久望陰。
貂裘嗟已敝,猶怯老寒侵。
二水城南路,誰人處士家。
不為軒冕累,盡洗市廛華。
庭立竹千個,墻留梅數花。
吾廬歸未得,對此重咨嗟。
強健南游抱病還,鬢毛剝落足蹣跚。
喜觀云衲酬前約,莫聽家僮說舊官。
幸免如陵羞在隴,將期同愿老于盤。
當家公案師拈出,更向三山石上看。
絲桐掛壁戶常扃,雅弄深防俗耳聽。
滴露研朱重點易,焚香炷火細翻經。
山含晚色千峰紫,松傲新霜一派青。
獨向巖扉抱高隠,有誰能識少微星。
峰巍鼇柱疑媧立,地峻龍門自禹開。
山色半昏朝欲雨,灘聲不蟄夜何雷。
云屏煙障相迎送,沙鳥風檣幾去來。
徙倚闌干不知倦,一詩彈壓愧非材。
怪得簷頭鵲語頻,好音催召幕中賓。
喚回雞塞三更夢,趁取鶑花二月春。
車法陣圖留后效,囊封諫草看前陳。
退朝若訪孤山去,尚有疏梅可寄人。
案有磨人墨,囊無使鬼錢。
難教典班史,只可折花鈿。
破屋日多雨,頹簷夜見天。
山童因煮筍,庖下始生煙。
許史推華閱,歐韓策雋名。
風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
玉帳勞籌筆,彤墀識履聲。
壯懷馳萬里,誰壞國金城。
拍拍新書一紙春,相逢牢落易相親。
霸陵李廣方嗟老,闕里原思乃嘆貧。
顧我棲遲甘一壑,感君慰藉重千鈞。
燈前欲和梅花引,病發飄飄滿面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