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送熊雪堂少宰年嫂杜猗蘭南旋
秋色淡晴光。又聽呢喃話別長。隨趁莼鱸歸去早,稱觴。帆曳西風還芰香。
何日逐歸檣。不為驚秋淚染裳。雁足那堪傳客信,悲傷。眉黛牽愁酒數行。
秋色淡晴光。又聽呢喃話別長。隨趁莼鱸歸去早,稱觴。帆曳西風還芰香。
何日逐歸檣。不為驚秋淚染裳。雁足那堪傳客信,悲傷。眉黛牽愁酒數行。
秋天景色中陽光淡淡。又聽到你細語著漫長的離別話語。你趁著時節像張翰一樣早早歸去,去舉杯祝壽。船帆在西風中搖曳,還帶著菱角的香氣。什么時候我能追隨你歸去的船呢。我不是因為秋景驚心而淚水浸濕衣裳。大雁哪能承載傳遞游子的信啊,讓人悲傷。眉頭含愁只能喝幾杯酒。
少宰:官職名。年嫂:同年登科者的妻子。南旋:南歸。
呢喃:形容小聲說話。
隨趁莼鱸:用張翰“莼鱸之思”典故,指思鄉歸隱。稱觴:舉杯敬酒祝壽。
雁足:指代書信,古有雁足傳書之說。
眉黛:女子眉毛,這里代指女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可推測,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詞人友人杜猗蘭要南歸,詞人在送別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此詞,表達自己的離別之愁和思鄉之情。
此詞主旨為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清代送別詞的婉約風格。
七十人稀,嘗記得、少陵舊語。誰知道、五園庵主,壽今如許。書底青瞳如月樣,鏡中黑鬢無雙處。與人間、世味不相投,神仙侶。 文漢史,詩唐句。字晉帖,碑周鼓。這千年勛業,一年一部。曄曄紫芝商隱皓,猗猗綠竹淇瞻武。問先生、何處更高歌,憑椿樹。
朔野煙塵起,天軍又舉戈。陰風向晚急,殺氣入秋多。 樹盡禽棲草,冰堅路在河。汾陽無繼者,羌虜肯先和。
馬省曾行處,連嘶渡晚河。忽驚鄉樹出,漸識路人多。 細徑穿禾黍,頹垣壓薜蘿。乍歸猶似客,鄰叟亦相過。
千里傷春,江南三月,故人何處汀州。滿簪華發,花鳥莫深愁。烽火年年未了,清宵夢,定繞林丘。君知否,人間得喪,一笑付文楸。幽州。山偃蹇,孤云何事,飛去還留。問來今往古,誰不悠悠。怪底眉間好色,燈花報、消息刀頭。看看是,珠簾暮卷,天際識歸舟。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井梧飛葉送秋聲,籬菊緘香待晚晴。 斗柄橫斜河欲沒,數山青處亂鴉鳴。
人生天地間,離別安能無。 莫作兒女態,相期烈丈夫。
別浦遲留戀清淺。菱蔓荷花,盡日妨鉤線。向晚澄江靜如練。風送歸帆飛似箭。 鷗鷺相將是家眷。坐對云山,一任炎涼變。定是寰區又清宴。不見龍驤波上戰。
尊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于淚。 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癡醉。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旂旐晨趨十萬軍,衛青幕府事紛紛。 臥龍不遠滄溟窟,走馬來看館閣文。 春過名山花亂落,雨晴飛瀑路難分。 先生高伴洪厓嘯,獨向溪邊望白云。
淞陽之居何處尋,展卷聊復尉幽心。 門前鶯去春事畢,屋里雨鳴江樹深。 微茫漢月墮燕草,窈窕吳成越吟。 南宮仙人獨不死,白云峨峨蒼山岑。
萬疊春山一寸心。章臺西去柳陰陰。藍橋特為好花尋。別后魚封煙漲闊,夢回鸞翼海云深。情知頓著有如今。
貼體宮羅試夾衣。冰藍嬌淺染東池。春風一把瘦腰支。戲鏤寶鈿呈翡翠,笑拈金翦下酴?。最宜京兆畫新眉。
蠢欲眠時日已曛。柔桑葉大綠團云。羅敷猶小,陌上看行人。翠實低條梅弄色,輕花吹垅麥初勻。鳴鳩聲里,過盡太平村。
璧月池南翦木棲。六朝宮袖窄中宜。新聲蹙巧蛾顰黛,纖指移?雁著絲。朱戶小,畫簾低。細香輕夢隔涪溪。西風只道悲秋瘦,卻是西風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