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云
溶溶溪口云,
才向溪中吐。
不復歸溪中,
還作溪中雨。
溶溶溪口云,
才向溪中吐。
不復歸溪中,
還作溪中雨。
那緩緩流動的溪口之云,剛剛向著溪中飄出。卻不再回到溪中,反而化作溪中的雨落下。
溶溶:緩緩流動的樣子。
才:剛剛。
不復:不再。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溪口時,看到云的變化而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以記錄自然之景和內心的感觸。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溪口云的變化,突出了自然的變幻莫測。其特點是語言簡潔,意境空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感悟。
儒家急。儒家不悟行尸客。行尸客。鉆研活路,無遮無隔。令人泛海夸強測。豈思風浪扁舟溺。扁舟溺。此般寧忍,勸君休息。
苒苒沙汀展翠氈,行行苔徑踏青錢。適來倚杖看云處,閒與白鷗相對眠。閒扶藜杖立沙頭,水落空江露遠洲。紅日轉山將市散,幾多漁艇漾寒流。信我行藏自有天,任他歲月似奔川。狂歌痛飲閒消遣,不過人間一百年。菊花霜后半凋殘,壁下蛩吟不奈寒。多少朱門盡豪俊,十年掉臂不相干。白鳥飛飛綠柳長,雨收秋水滿橫塘。敗荷折柄馀殘翠,老藕著花留晚香。
才愁溽暑忽秋涼,人世誰同天運長。好展襟期酬令序,四山云物曉蒼蒼。
當年事事欲探奇,老大無成只舊時。臥隱空山朝倦起,卻囊棋子謝人詩。
雪霽寒宵一歲除,春風不過子云居。焚林競逐煢煢兔,漏網應憐噞噞魚。貞觀夢隨蒼昊老,沉哀句喚美人書。白頭蕭散青陽逼,空向巖阿覓舊廬。
霜重五更鐘,簫聲半夜風。梅香方旖旎,松影正朦朧。睡醒吟肌爽,神清世慮空。孤洲煙艇冷,漁唱月波東。
疏簾不下縱荷香,夢破紗廚月滿廊。笑盡一杯鞭馬走,恍疑山色是家鄉(xiāng)。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還無味。一點日中星鳥,想堯民如醉。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開處。正是太平風景,為人間留住。
不相夢為奴與侯,時來不求富貴,富貴端相求。不相夢為奴與夫,身大將軍,姊為皇后青,非昔青夫豈用奴。君不見艾竇太主庖人,偃生霍將軍、馮子都。
浮名等浮云,過眼亦何有。誰能學東鄰,深顰不知丑。朔風吹飛霜,素色侵皓首。幽憂無與娛,萬事付杯酒。客來勿多談,要使耳如口。
騎馬出北關,去上雞籠山。升高望城郭,其中多憂患。君看一丘上,長留桂樹間。
古廟千年后,桑陰滿涿州。亂山空北向,大火已西流。遺恨三分國,英風百尺樓。里人牲酒奠,想像袞龍浮。
翠壑風生萬竹啼,清秋搖落怨凄凄。疏叢頫仰渾無定,鳴鳳來時不得棲。玉宇風生秋滿天,露華涼冷浸芝田。適來云表皋禽下,獨立蒼苔警不眠。淇水悠悠綠似苔,衛(wèi)侯文雅亦賢才。可憐培養(yǎng)千年后,盡塞宣房更可哀。
高臺四望野連天,風月于茲豈有邊。三尺匡床紛計算,還知世界幾千千。
坐深楊柳水邊枝,似懶都忘是昔時。寄得詩來如對語,不知雷電滿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