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云巢
群山抱處聳樓臺,
拔地長松夾路栽。
流水聲中尋道去,
亂云堆里聽經來。
何年高隱留書閣,
此日清游濯酒杯。
潭上莫愁龍夢醒,
斜陽繞郭不須回。
群山抱處聳樓臺,
拔地長松夾路栽。
流水聲中尋道去,
亂云堆里聽經來。
何年高隱留書閣,
此日清游濯酒杯。
潭上莫愁龍夢醒,
斜陽繞郭不須回。
群峰環抱之處,樓臺高高聳立;挺拔的松樹從地面拔起,夾道栽種。循著流水聲尋找山徑前行,在紛擾的云層中聆聽經聲傳來。不知哪年的高隱之士留下了書閣,今日暢游,清洗酒杯暢飲。潭邊不必擔心龍會從夢中驚醒,夕陽繞著城郭,不必急于返回。
云巢:詩中所游之地,可能為隱者或佛道修行的清幽所在。
拔地:形容松樹從地面突兀而起,高大挺拔。
高隱:指高蹈隱世、不慕名利的賢士。
濯(zhuó):洗、清洗,此處指清洗酒杯暢飲。
郭:外城,詩中代指云巢周圍的城郭或山環之地。
龍夢:或用潭中有龍的傳說,增添清幽神秘的氛圍。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為詩人游歷山水時所作。云巢或為隱者修行之地,詩中‘聽經’‘高隱’等詞,反映詩人訪求道跡、親近自然的心境。
此詩描繪云巢的清幽之景,通過山水、松云等意象展現隱世之趣,表達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對超脫生活的向往,語言清新,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之作。
于維上天,萬物父母。大君宗子,天所畀付。天能生物,不能遂物。左右斯民,大君之責。生欲有養,終欲有歸。不有王者,孰主孰依。維昔文王,澤及枯骨。掩骼埋胔,王政之一。世衰俗降,治不法古。虛文雖存,實政莫睹。流離委頓,掩覆莫施。下食螻蟻,上食鳶鴟。吾皇圣神,心含大造。惠鮮煢鰥,綏輯饑殍。念厥沒者,暴尸棄骸。孰憫孰惻,顛沒草萊。陰雨霜月,冤語吟嘯。朕主神天,寧不汝悼。天地雖大,或缺其仁。吾皇一念,旋乾轉坤。乃召司徒,汝其度地。悉俾瘞埋,汝勿怠事。乃召宗伯,汝其詢咨。撿括以行,俾無或遺。相彼王郊,其土埴埴。墓人冢夫,乃經乃畫。千夫如云,萬鍤如雨。勞相踴躍,畚筑具舉。屋如堂如,斧如坊如。崇崇連連,郁其岡如。于殤于厲,于士于旅。是憑是藉,是宅是處。焄蒿悽愴,若或有知。枯壤銜恩,冥途結悲。周文則仁,據所目見。善推其為,皇澤丕遍。皇澤丕遍,逮于重泉。矧也吾人,覆冒曷言。至和薰蒸,玄化坱圠。動植蒙休,民不天折。宇宙清肅,罔有害災。怪妖藏滅,諸福畢來。補天不能,助地不及。百神效靈,左右拱翊。稽首圣皇,壽萬千億。
高人棲隱向山林,林壑幽清絕俗塵。當日武陵人已老,誰知猶有種桃人。
命駕欲何向,欣欣春木榮。世人無往復,鄉老有將迎。云內流泉遠,風前飛鳥輕。相攜就衡宇,酌酒話交情。
南山有于菟,雪齒雙銅睛。霧深忽軒鬐,孤嘯開青冥。槲林歲月老,猶以文炳名。胡為食牛志,無復當時英。吾聞楊儀之,筆落風雨驚。乃今已老矣,囊錦攜一兵。平時號詩將,窮處圍愁城。何當胾西昆,與爾樽南溟。高談動星斗,萬物皆欣榮。秋風吾亦歸,空山多月明。
瀚海長征古別離,華山歸馬是何時。仍聞萬乘尊猶屈,裝束千嬌嫁郅支。
百花潭上,但荒煙秋草。猶想君家屋烏好。記當年,遠道華發歸來,妻子冷,短褐天吳顛倒。卜居少塵事,留得囊錢,買酒尋花被春惱。造物亦何心,枉了賢才,長羈旅、浪生虛老。卻不解消磨盡詩名,百代下,令人暗傷懷抱。
飄飄勒馬出城闉,篋里還為席上珍。荊玉始分三獻日,瓊林終折一枝春。驚天動地文堪擲,捉月拿云手定伸。正遇漢庭新用賦,子虛須屬茂陵人。
石渠書遍讀,一麾江海,深擁五驊騮。日湖春柳短,玉軸牙簽,人在最高樓。晁家新記,萬琳瑯、天假雕鎪。堂上有、敕題飛白,佳氣五云浮。夷猶。風漪萍散,雨陌花殘,溯前塵回首。何況是、長恩讖別,脈望縈愁。癡龍憖舍瑯嬛去,訝斷鴻、雪化泥留。空展畫,滄桑剩淚難收。
一聲阿鵲顫鸞雙,學調新詞未得腔。拜了夜香郎喚睡,旋收針線背銀釭。
去年竄逐下南溟,萬里歸來鬢已星。望入西州天一發,香爐長繞九江青。
酒酣拂孤枕,夜久風色定。荒哉澒洞聲,似撼坤輿勁。初驚我幽夢,敗壁看破鏡。再聽轉凄涼,愀然憂思并。黃徒既烹滅,絕塞鉦鼓靜。何地吹戰塵,喧呼猶響應。是時孟冬節,木脫江流凈。豈有殷其雷,行空布春令。得非洞庭樂,音蕩煙濤瞑。無乃上黨車,轟轕千輛并。我今困炎海,何自入吾聽。輾轉不可明,朱欄聊起憑。潮雞滿鄰壁,一笑寒空瑩。
乘舟得順風,如鳥新插羽。甓湖五十里,浪破雪花舞。不知岸勢回,欻覺帆力舉。卻望煙中竿,參差數家聚。高沙舊游處,酒賤魚可煮。伸眉一笑粲,對面九疑阻。得非龍愛珠,逞俊挾雙櫓。意令明月胎,光燄閟不吐。我詩初未工,聊用相媚嫵。后朝妙高臺,呼云作吳語。
吟情偏向靜中生,桂影吹涼似水清。十日雨晴秋便老,一蛩猶戀豆根鳴。
尋幽偕賦客,古剎亂云傍。優缽千花凈,菩提一樹芳。談天游凈樂,掃地坐清涼。欲共寒山衲,西歸不二鄉。
春陽兮載晴。攬余轡兮郊坰。紛髦齯兮歡迎。羌雞犬兮弗震驚。褰幃兮遠覽。何極目兮多感。閭閻寂寥兮野荒蕪。莫克賑汝兮將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