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無休歸會稽歌二首 其一
奈何別,感予悲,思昔與君初相知。
我之北,君在南,解君之策策兩驂。
我之南,君將北,我馬玄黃不如昔。
五羊城東百尺浪,欲送歸人行不得。
行不得,為君歌。
風乎谷中,云乎山阿。
雷入于地,雨伏于河。
風云雷雨颯然合,下天上地為滂沱。
云搖雨散西風好,愿君且向山陰道。
南北分飛自偶然,丈夫不受炎洲老。
奈何別,感予悲,思昔與君初相知。
我之北,君在南,解君之策策兩驂。
我之南,君將北,我馬玄黃不如昔。
五羊城東百尺浪,欲送歸人行不得。
行不得,為君歌。
風乎谷中,云乎山阿。
雷入于地,雨伏于河。
風云雷雨颯然合,下天上地為滂沱。
云搖雨散西風好,愿君且向山陰道。
南北分飛自偶然,丈夫不受炎洲老。
為何要離別?這讓我滿心悲戚,想起與你最初相識的時光。我往北方時,你在南方,曾為你解開韁繩駕馭兩側的馬匹;我到南方時,你將北歸,我的馬兒已因疲憊毛色暗淡不如往昔。五羊城東浪高百尺,想送你歸去卻難以成行。難以成行,為你唱首歌吧:風在山谷中盤旋,云在山坳里繚繞;雷沉入大地,雨伏于河川。風云雷雨驟然匯聚,從天上到地下傾瀉成滂沱大雨。待云散雨收西風送爽,愿你且往山陰道上行。南北分離本是偶然,大丈夫不應困在南方炎熱土中終老。
玄黃:馬因長途跋涉而疲憊變色,典出《詩經·周南·卷耳》'我馬玄黃'。
五羊城:廣州別稱,傳說古有五羊銜穗至此,故得名。
山陰道:會稽(今紹興)一帶的道路,以風景優美著稱,王羲之曾贊'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
炎洲:指南方炎熱之地,此處代指作者與董無休當時所在的嶺南地區。
此詩當為作者在嶺南(今廣州一帶)送別友人董無休歸會稽(今浙江紹興)時所作。二人曾經歷南北分隔的聚散,此次董無休北歸,作者觸景生情,既悲離別,又以'丈夫'之語鼓勵友人不必困守南方。
全詩以'別'字貫穿,先憶舊交之誼,再寫送而不得之憾,繼以風雨造勢渲染離緒,終以山陰之愿和'不受炎洲老'的豁達作結,既見深情,更顯磊落,是送別詩中情致與格調兼具的佳作。
芍藥花開菩薩面,
棕閭葉散野人頭。
都緣心似水,故以缽為舟。
只住此山寧有意,
向來求佛本無心。
出得風塵者,合知岐路人。
花燒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風雨揭卻屋,
全家醉不知。
陰天聞斷雁,
夜浦送歸人。
硯貯寒泉碧,
庭堆敗葉紅。
庾嶺東邊吏隱州,
溪山竹樹亦清幽。
淮船分蟻隊,
江市聚蠅聲。
中丞為國拔賢才,
寒俊欣逢藻鑒開。
半窗月在猶煎藥,
幾夜燈閑不照書。
露團沙鶴起,人臥釣船流。
向外疑無地,
其中別有天。
建水舊傳劉夜坐,
螺川新有夏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