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號雅二篇 其二
皇振厥猷,
法天以寧。
我法我度,
我經我營。
或風或雨,
或雷或霆。
日月昭然,
奮皇之明。
霜肅以平,
露澤以清。
左右百辟,
爛兮敷星。
皇振厥猷,
法天以寧。
我法我度,
我經我營。
或風或雨,
或雷或霆。
日月昭然,
奮皇之明。
霜肅以平,
露澤以清。
左右百辟,
爛兮敷星。
君王弘揚治國大道,取法天道得以安寧。遵循法度規范,經營國家大業。時有風雨降臨,時有雷霆震動。日月光明昭著,彰顯君王圣明。秋霜肅殺而公平,晨露潤澤而清瑩。左右諸侯百官,如星斗璀璨分布。
皇:指君王。
厥猷(jué yóu):其謀略、治國之道。厥,代詞,其;猷,計劃、謀略。
法天:取法天道,遵循自然規律。
百辟(bì):指諸侯、百官。辟,君主,此處代指臣子。
敷星:如星斗分布。敷,分布、鋪陳。
此詩為《圣號雅》組詩之一,屬宮廷雅樂歌辭,可能創作于帝王在位時期的祭祀或朝會場合。旨在通過歌頌帝王‘法天而治’的功績,強化其統治的合法性與神圣性,反映古代‘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
全詩以‘法天’為核心,通過自然現象的有序運行與百官的輔佐,凸顯帝王治國的功績。語言莊重,意象宏闊,是典型的頌圣詩,體現了古代對帝王德政與天道相合的推崇。
利鎖名韁此幻身,故園一別五經春。而今乞得歸來后,夜鶴朝猿不怨人。
十里香花結勝因,海幢今復見斯人。月明起處咒云凈,梵唄高時海色新。好福已瞻諸佛頂,真誠猶自拔諸親。團圞共話齊眉老,從此長留鶴嶺春。
日在朱門鉆故紙,童牛角馬知何似。王陽豈有黃金盧,閉戶真能對妻子。西風八月天將寒,桂樹飄香將萬山。我亦好生而惡殺,處夫材與不材間。
熙代青云器,英年識鉅人。賢科秦望表,素業越江濱。商鼎星符夢,周楨岳降神。書窺中秘奧,諫納左司頻。陟要端居泰,安貞舊濟屯。中州方籍汲,南楚謾留恂。潘陌花堪炙,蘇堤柳更勻。題評湖海富,勞伐臬藩均。百粵瞻雄鎮,三朝仗老臣。穹階聯部院,威柄總軍民。卿月清蠻落,王風播縉紳。武功尊俎上,文稚廟堂親。附驥慚雌甲,登龍仰大辰。庭遲萱草日,氣淑柳條春。玉樹看千葉,瑤池隔幾塵。未須閑劍履,高閤有麒麟。
紫閣青梯壓翠岑,春情秋思共登臨。雨嵐供眼橫千掌,星漢垂檐直半尋。忍別朱欄真俗吏,獨棲珍樹祗仙禽。當年人事多奇尚,擬托巖扃息寸心。
酒戶冬嚴會不稀,菊盤秋老更能輝。遠游反束登臨日,相對能忘錦繡圍。別有賦芧諳物性,忍從相馬失天機。遙遙百越浮諸鳥,寧使褸船信息非。
蘭橈樞與紐,相激自成音。直到長鳴處,方知用力深。曉風行客耳,落日榜人吟。雖復非吾樂,平生江海心。
一春巷陌。輕塵外、誰來慰我離索。紫藤架下,飄花數點,茗爐清角。軒楹雨惡。且移坐、同斟淡薄。盡敲殘、闌干幾曲,夜色付冥漠。前事猶能說,柳杜賡吟,草堂行樂。白衣去后,更何堪、俊游零落。月照疏弦,咽流水、知音莫著。向西樓、怎忍獨上剩舊約。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晴香暗與風微度。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柳外朱橋,竹邊深塢。何時卻向君家去。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昨夜春雷作,荷鋤理南陂。杏花將及候,農事不可遲。蠶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隨。田中逢老父,荷杖獨熙熙。
龍洲江口水如空。龍洲女兒挾巨艟。奔濤潑面郎驚否,看我船歌八尺風。
明牧招攜上翠微,金尊傾罷玉蟾飛。桂枝似向淮巖出,紈扇疑從漢苑歸。澤國魚龍疏作雨,江干鷗鷺久忘機。廣寒共是曾游客,莫唱開元舊羽衣。
燕隨社去雁初來,黃蜀葵花隔岸開。萬里江湖秋思動,搗橙和蟹薦新醅。追懷三五少年時,歲月堂堂兩鬢絲。茅屋秋風歸未決,障泥能費幾熊皮。
靄靄芳園誰氏家,朱門橫鎖夕陽斜。鳩鳴鵲噪閒庭館,盡日春風吹百花。
遠別憂不忘,病別憂其那。病也在汝身,痛也仍在我。道途歷崎嶇,風濤恣軒簸。欲留諒不能,欲去夫豈可。起居飲食間,安得盡帖妥。出入戒垂堂,旦暮親藥裹。安心是良方,坡老語非左。我生本衰遲,我命亦轗軻。子行從此歸,我去幾時果。霜天笠澤帆,夜月楓橋火。故鄉風土宜,見此病亦頗。到家平安書,早寄北來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