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后詠南軒竹二絕句 其二
葉開翡翠才通日,
節竦瑯玕不怕風。
稍放西邊深二丈,
端如幽谷茂林中。
葉開翡翠才通日,
節竦瑯玕不怕風。
稍放西邊深二丈,
端如幽谷茂林中。
竹葉舒展如翡翠般青翠,剛剛讓陽光穿透;竹節挺拔似美石,絲毫不懼風吹。若西邊稍擴展二丈空間,這竹便恰似生長在幽深山谷的茂密竹林中。
翡翠:青綠色的玉石,此處比喻竹葉的青翠。
節竦(sǒng):竹節挺拔高聳。竦,同“聳”,高聳。
瑯玕(láng gān):傳說中似玉的美石,此處借指竹子。
端如:恰似,正像。
此詩為作者雨后觀察南軒之竹有感而作。通過對竹在雨后舒展、挺拔狀態的描繪,反映其對竹之生命力與堅韌特質的關注,可能作于作者閑適觀察自然、借物抒懷之時。
全詩以竹為詠嘆對象,通過雨后竹的形態描寫與想象延伸,突出其堅韌生機,語言生動意象鮮明,是一首借物抒情的小品佳作。
山有云,水有瀾。壯士出門彈危冠,抱劍羞歌易水寒。一朝笑解盤龍帶,十年零落黃金镮。惟遺雙寶珠,憂來不忍看。愿采金光草,令人駐朱顏。
門外好山青入戶,階前芳草綠侵簾。山僧應笑游人醉,頭上花枝壓帽檐。
名家俠節世稱賢,七十餐霞偶列仙。結客長安曾置驛,買山陽羨久成田。書來濟北春鴻遠,夢落吳門曉月懸。為問庭前雙玉樹,青蔥欲賦上林篇。
從來巾幗幾奇才,不是這災便那災。封建設無輕女性,馮爺能娶小妻來?
兩山不見云遮眼,一犬獨鳴花繞鄰。敢去揮毫題午字,悔將握發望時人。墻匡寂寂高槐雨,門巷青青細草春。知子南還猶有興,扁舟斜日弄芳蘋。
綠鬢低低壓翠鈿。雙眉彎似月、斗嬋娟。夜涼和袖拂冰弦。嬌無奈、何況酒尊前。歌罷意悠然。一聲新雁過、暗愁牽。明朝江上水連天。凌波步、萬一故人憐。
怕商音短氣,尊酒動愁,海天沉夢千里。野勒蒼煙,棹迷遠水,念舊有時私倚。蠹墨重鐫,爨桐新引,芳蘅遙寄。盡高木、截竹吹云,譜入傷秋心淚。應自風流未墜,奈龍華縹緲,不成回睇。寫騷郁無端,恨滿斷香零翠。狂飆那管,玉樓昏醉,早覺花深無地。莫問訊、十載南荒,但看人間何世。
依依行色滿帆檣,又借仁風惠遠方。暫去長沙非賈誼,猶虛計相待張蒼。檻前波浪瀟湘闊,雨后汀洲橘柚香。翰苑放臣知最幸,愿聽民訟繼甘棠。
明滅山容巧剪裁,尋村出郭得追陪。芳塘野荻含愁舞,絕洞寒花帶淚開。白羽鳥隨丹壑迥,黃衫客擁赤云回。最憐小字偏相似,疑是三生棲止來。
榕陰翠蓋倚重重,相送城南復向東。上將故多黃石略,參軍況是紫髯翁。重題錦字云生紙,獨轉滄浪月滿蓬。徙倚松根看野色,青山縹緲意何窮。
星蓋風帷夜復晨,日中滎澤偶停輪。不知濟脈今安在,欲濟洪流且問津。
饑寒萬卷寄蕭疏,越路三千去上書。明主既知堯舜事,故山依舊愛吾廬。
雙蓮仙影面波光,翠蓋搖風紅粉香。中有畫船鳴鼓吹,瞥然驚起兩鴛鴦。
前飛蜻蜓后飛蝶,桃葉楊枝每相接。誰家季女弄春妍,披煙映日窗戶前。金雀雙釵翠羽扇,纈屏黼帳文羅薦。嬌羞年幾十五多,將呈復隱奈愁何。流暉倏沒百花暝,空持可憐誰作并。
扣舷溪子發陽阿,落葉霜林見鳥窠。清閟閣前春意早,蕭梁臺上月明多。傾瞻鳴雁嵇中散,仰視飛鳶馬伏波。對酒息思千古事,潘郎刺促為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