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衙
人稀吏散放衙時,
飯罷高齋日上遲。
鳥語蜂聲滿庭院,
竹風清處玩毛詩。
人稀吏散放衙時,
飯罷高齋日上遲。
鳥語蜂聲滿庭院,
竹風清處玩毛詩。
衙門里人少,官吏散去開始放衙的時候,吃完飯在高齋中,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庭院里滿是鳥叫和蜂鳴聲,在清風吹拂竹子的地方研讀《毛詩》。
放衙:舊時官署每天定時退衙,稱“放衙”。
高齋:高雅的書齋。
日上遲:太陽升得高了。
毛詩:指西漢時毛亨、毛萇所傳的《詩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詩人在衙門任職,公務相對清閑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詩人得以在工作之余享受閑適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放衙后的閑適生活。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營造出寧靜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反映了古代官吏的日常片段。
江門一滴自曹溪,認得隨流亦不迷。法液至今清碧碧,月明光浹海天齊。
陶潛曾作歸來人,臥穩柴桑太古春。卻遺秀句存青史,未絕風流漉酒巾。
喧喧車騎滿長安,落落吾儕握手難。歲暮風光容汝共,天涯心事仗誰看。鴻邊雪凈西山曉,馬首云生北海寒。自是陽春無和者,朱弦莫易向人彈。
蒼山依舊佇河旁,水面龍舟槳數行。九十年前人隊里,為誰惆悵沈家郎。儺鼓江頭喧日夜,少年江上去鄉關。歸來老泣誰能揩,此淚長長六十年。
欲折紅梅朵,看來不忍攀。周回尋四處,恰得一枝繁。偶看紅梅到小園,憑欄送眼過前村。山頭茅屋隔孤樹,籬外行人出半身。兒牽黃犢父擔犁,社鼓迎神簇紙旗。不是豐年那得此,今春大勝去春時。
生平蹤跡□□□,□□□□□□□。半局殘棋驚日午,一番清□□□□?!酢酢酢酢酢跄_,明月隨聲入擔頭。歸到□□□□□,□□□□□王侯。
弱柳蒙煙浪,雄棉燦火霞。連宵青笠雨,一路紫荊花??删_西窗夢,稀聞古井蛙。水鄉雷隱隱,綠意蕩無涯。
平時訪我烏江上,亂后逢君汝水濱。欲問龍門真在否,大千沙界邈全身。
自知靈氣舊,轉覺道情新。露濕星壇夜,泉生藥院春。青泥含石髓,丹焰起龍鱗。若得金砂就,還須贈所親。
悲歌對酒強成歡,三十窮經尚考槃。楚水逐臣空作賦,淮陰年少獨登壇。青山官舍疏鐘晚,黃鳥蕪城暮雨寒。料得西鏞多勝事,凌霄明月憶同看。
雞鳴古寺立巖嶅,敗壁頹垣沒野蒿。二水交流冰鏡合,一峰獨立石屏高。常疑塵霧如飛雪,又怪山風似怒濤。舊日但聞沙塞地,誰知身向此中遨。
橫塘西頭春水生,荷花落日照人明。花深葉暗不辨人,有時葉底聞歌聲。歌聲宛轉誰家女,自把雙橈擊蘭渚。不愁擊渚濺紅裳,水中驚起雙鴛鴦。
高郎櫑具映峨冠,沈燎茶鐺一室安。游刃圣經千載計,即今長鋏未須彈。
臺閣新編說武功,桃花溫樹媚春風。誰知大手輸燕國,關塞文章老愈工。
薰風滯南艇,何處憶吾廬。欲喚北風起,無人為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