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復湘文觀察寄示白芍藥詩 其二
休將婪尾惜芳筵,猶永年年清白傳。
翻錦那堪云縵縵,當階賴有月娟娟。
情深雪海春離別,色亂香絲人渺綿。
羨殺前身東武種,盤盂樣擁玉團圓。
休將婪尾惜芳筵,猶永年年清白傳。
翻錦那堪云縵縵,當階賴有月娟娟。
情深雪海春離別,色亂香絲人渺綿。
羨殺前身東武種,盤盂樣擁玉團圓。
不要為宴席上最后的花朵而惋惜,它還能將年年的清白美名流傳。那如錦緞般的花朵怎經得起云朵漫漫,好在臺階前有明月娟娟相伴。情如大雪覆蓋的春天般離別愁緒,花色與香氣交織讓人情思悠遠。真羨慕它前身是東武的品種,如盤盂般簇擁著潔白如玉的花朵。
婪尾:指芍藥,因芍藥花開于春末,是春天最后開的花,所以稱“婪尾春”。
縵縵:云彌漫的樣子。
娟娟:形容月亮美好。
東武種:東武是古地名,這里可能指東武所產的芍藥品種。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是詩人在友人寄來關于白芍藥的詩后,依韻而作。當時可能處于春日,看到芍藥花引發了詩人的感慨,或許也有與友人分別的情境。
這首詩以白芍藥為主題,贊美了芍藥的清白品質和美麗姿態,情感細膩,意境清幽,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
少婦閨中學畫眉,春山樓外淡相窺。不知底事關眉角,恰似山回疊浪時。
窮愁誰得似,蕭瑟自年年。王霸知無日,英雄料不天。花寒猶帶雪,草暖已含煙。鶯燕休多語,教人晝不眠。
鸚鵡新班宴杏園,不妨老鶴也乘軒。龍津橋上黃金榜,三見門生是狀元。
一片青山是何處,復嶺層巒清可數。春來縹緲生白云,云際連延見芳樹。雨聲半夜漲溪流,隱者虛亭近水幽。尋常書帙有真樂,況復同志來扁舟。展圖彷佛沙溪路,四十年馀記曾去。鵝鼻峰高捲翠嵐,雞潭波靜澄寒霧。百川先生富天趣,一笑相逢豁襟度。攜酒持魚踏白沙,共我酣唫不知暮。先生乘云竟不歸,令弟郎曹榮錦衣。每同感慨論疇昔,還憶舊游心不違。我愧非才侍丹闕,壯歲叨榮已華發。投簪他日或蒙恩,更訪沙溪棹明月。
我愛西巖好,居延出酒泉。星流白羽箭,風吼紫金鞭。
一入深籠損翠衣,隴云秦樹事全非。月明萬里歸心切,花落千山舊侶稀。棲傍玉樓春晝永,夢回金鎖曙光微。翩翩海燕群相趁,簾幕風高得意飛。
木落天隕霜,鹓雛恨獨翔。空言誦參晰,何計續遺光。
舟過錢塘東復東,半江斜日一帆風。胡床兀坐看山久,卻怪篙人為掩篷。
愛情浩蕩。捉來雙雀交她放。笑指翩翩。粉蝶飛來草上眠。依依弄影。且趁月圓歌意永。我比春宵。儂夢如花色更嬌。
圓整裝花蕊,周遭列飲仙。瓊英難上僭,簇蝶不同年。
來者未有極,往者良已矣。道傍壟成行,日夕多風雨。黃蒿塞墓門,颯颯青楓樹。重關扃幽泉,螻蟻相料理。悲彼遠游人,不如疾歸止。
周家重谷業陳王,天亦哀民救此方。一雨如傾過眾望,三登可卜見時昌。固知福地長無歉,尤喜炎天預借涼。耆老首為鄉曲賀,唾成珠玉巧于裝。
殘春寂寞似深秋,風滿簾櫳月滿樓。一撚芳心椰子大,若為裝得許多愁。
永夜風聲急,江濤帶雨寒。可堪孤客耳,欹枕夢初殘。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馀。葉生既婀娜,葉落更扶疏。無華復無實,何以贈離居。裁為圭與瑞,足可命參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