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育王東堂空叟和尚夜話
病馀相對兩枯樁,霜發毿毿映暖窗。縱有丹青描不得,到頭六六不成雙。
因說多年破草鞋,祖翁插腳強安排。從茲狼藉渾無底,次第提持轉見乖。
病馀相對兩枯樁,霜發毿毿映暖窗。縱有丹青描不得,到頭六六不成雙。
因說多年破草鞋,祖翁插腳強安排。從茲狼藉渾無底,次第提持轉見乖。
病愈后兩人相對,好似兩根枯樁,霜白的頭發蓬松映著溫暖的窗戶。即便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出這場景,最終這一切都難以成雙成對。接著說起多年穿破的草鞋,祖師強行安排插手。從此便雜亂無章毫無底線,依次去把握處理反而更顯乖謬。
毿毿:毛發蓬松的樣子。
丹青:指繪畫。
六六不成雙:這里有難以圓滿、難以成雙之意。
破草鞋:禪宗常用語,比喻修行者不執著于外物、自在灑脫的心態。
祖翁:祖師。
狼藉:雜亂、破敗。
次第:依次。
乖:乖謬、不合常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病愈后拜訪育王東堂空叟和尚,兩人在夜晚交談,談及禪宗修行等話題,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禪宗在佛教中較為興盛,修行者們對于禪宗的教義和修行方法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實踐。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和尚夜話及對禪宗修行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將生活場景與禪理相結合,用質樸語言表達深刻感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禪宗文化在文學創作中的體現。
死生悵望不相期。怨骨成灰各自知。再世金環渾忘卻,但為無事一摧眉。
新賜文舟泛碧瀾,扣舷容與得奇觀。菱煒簇簇團花錦,荷蓋亭亭翠玉盤。
人生不滿百,七十亦云稀。吾年甫知命,飄泊猶未歸。江湖歲將晏,霜露沾人衣。滄洲惠詢約,坐恐此志違。
跋扈飛揚縱叵羅,一尊攜手暮涼多。江湖意氣關蘿薜,海岱行藏狎芰荷。片月新秋蟾闕吐,雙星明夜鵲橋過。西風玉笛胡床上,無限梅花落絳河。
經行古官道,何處有人家。時見荒山腳,一川蕎麥花。
劍門西望蜀江流,白帝城邊葉未秋。歸到山林何事業,木棉花發杜鵑愁。
人品如許高,不卑一官小。居之以廉勤,王事豈難了。
忙里偷閑還夜行,才登山麓問山名。喜逢天馬能驅策,去挽秦時百二城。
秋深未寄衣,絡緯上寒機。斷織曾相戒,夫君不用歸。
志士輕天下,不類世人情。由來守之固,出自見之明。時哉誠可尚,古今不易真。緬懷千載上,愧此魯連生。存趙片言重,卻秦天下驚。腳跟高蹈處,無陂總是平。
別子出門后,方知行路難。離情經月苦,消息隔年看。極浦愁今夜,相思何處灘。莫將望夫淚,遙寄楚云端。
誰云子建卷波瀾,詩到黃初最可觀。無奈中衰變風起,不應例作晚唐看。煎膠粘莫教春去,秉燭游誰管夜闌。縱有閒愁天樣大,此翁爛醉不相干。健筆當年奡可排,豈知老挾病俱來。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燒殘共畫灰。伏壁尚堪傳學者,虞廷猶記和康哉。向時同輦諸君子,輸與村翁早乞骸。小詞落拓逼希真,未典春衣未是貧。窮肯磷緇久幽操,老猶熏沐不貲身。營巢燕熟飛來舊,脫褲禽癡喚著新。蜀口塵清江浪白,息頭重作太平人。
石磴下欲盡,松林新徑開。黑云何處雨,時過帽山來。
幾回折簡荷招要,八月西風看弄潮。今日稽山無賀老,畫船空指半山橋。
省客新乘卿士車,尋盟特別水云居。還朝賈誼元前席,去國虞生合著書。貪顧休輕冀野馬,祖行親釣汴河魚。虛疑厄閏春情晚,驛路群花宛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