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草檄飛燕壘,降幡入漢營。
岸盡吳山出,潮平越樹低。
寺近東溟日,山連北固春。
眾星隨手舉,萬物應心平。
草檄飛燕壘,降幡入漢營。
岸盡吳山出,潮平越樹低。
寺近東溟日,山連北固春。
眾星隨手舉,萬物應心平。
起草檄文傳至敵方營壘,敵軍便投降,降旗插入漢軍營地。船行到岸邊盡頭,吳地的山巒顯現出來,潮水漲平,越地的樹木仿佛變低了。寺廟臨近東海,能看到日出,山巒與北固山的春色相連。隨手就能舉起眾星,心中平靜萬物也隨之安穩。
草檄:起草聲討敵人的文書。
燕壘:指敵方營壘。
降幡:投降的旗幟。
東溟:東海。
北固: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
由于僅為詩句,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軍事活動或游覽山河時有感而發,也許當時處于一個相對動蕩或有軍事行動的時期,詩人在感受山河之美時也思考著軍事、自然與內心的關系。
這些詩句展現了詩人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情感,既有豪邁的軍事氣概,又有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內心的寧靜感悟。對仗工整,語言精煉,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妒人風雨喜初收,千仞危臺夏亦秋。芳樹遠分孤嶼色,丹崖晴照大江流。欣逢謝傅登臨興,笑效盧生汗漫游。更聽玉簫吹夜月,依稀鸞鶴駐峰頭。
逐客思歸正倦聞,三更枝上月微昏。一聲夢斷湘山曲,千古空馀馬足痕。東郭雖無揚子宅,西枝應有少陵村。不須宋玉憐憔悴,招得騷人幾許魂。
莫道禪窗寂,西峰是比鄰。秋花三徑老,眉月一痕新。石轉溪聲遠,霜清樹色勻。空山來復去,何處不宜人?
日近瑤天雪乍融,御溝冰解水溶溶。豸冠久著風霜肅,烏府重承雨露濃。舟上瞿塘看滟滪,春生錦里種芙蓉。蜀中童白諳名姓,竹馬相迎喜再逢。
三湘曾遍歷,山色翠嵯峨。江上車塵少,云中梵宇多。危橋人懶渡,小艇客頻過。白首歸來后,披圖賦短歌。
漠北秋高日色昏,連天白草沒黃塵。野人能誦商君法,大道無門夜走秦。郢城兵入想蓬蒿,掩涕哀民亦已勞。欲吊湘累無角黍,洞庭波浪與祠高。狐兔縱橫孰角雄,平蕪快犬卷秋空。誰憐鼎鑊同烹后,功在閨人語笑中。劉項中原競兩雄,功成雍齒亦侯封。他年四海塵飛日,安得斯人唱大風。屠狗販繒皆國士,種瓜邵子自無能。東門亦是真王土,誰信田橫海上行。敗棋零落亂星藏,皎月驚烏起慨慷。此際但思曹孟德,微公未必盡稱王。兵權在握亦成空,豚犬應憐頸血紅。同向床前受遺詔,沾裳司馬最精忠。
春花逐飄風,不復返故枝。婦人守中閨,死別生不離。借問閨中婦,守此將為誰。豈但傷所天,恒恐宗事隳。念昔初嫁日,委幣充房帷。母也為我笄,姊妹為我縭。祝我出門去,事夫永相宜。夫家庭前樹,兩見春葳蕤。下有紫鴛鴦,雙雙戲清池。思同鄭雞鳴,忍歌秦扊扅。君子不百年,棄捐忽如違。高堂無老姑,所有乳下兒。不知后生死,身在義則隨。勢弱將易搖,眾言生間危。譬彼鳥方鷇,闞窺笑群鴟。又如孤棲燕,徒勞飛雀思。親戚來相看,憐我青娥眉。嘆息勸且言,憫我寒與饑。含悽謝所親,抆淚洗鉛脂。指天唾出血,誓死終不移。結髦覆兒額,裹衣承涕洟。妾身未即死,會見成人時。夜績坐達晨,晨理機中絲。賣絲教買書,讀書以為資。上承祖先祀,下衍嗣續期。忽忽八十馀,子孫足娛嬉。甘旨雖在口,終然有馀悲。舉案奉歲時,升堂陳棬?。被服豈無華,終樂縞與綦。明明王令尹,具錄上府辭。母死不待旌,鄉里嗟惜之。我識賢母孫,溫克而令儀。能言小學訓,實自祖母師。外有女鑒書,諄諄誨貞慈。遭燬乃弗傳,念之涕交頤。嘅彼穹壤間,孰不躬秉彝。安靜或反悖,倉皇竟摧萎。豈知婦女輩,顛沛終自持。巖巖繡谷山,望之儼馀姿。太史倘有徵,視我貞節詩。
一笑行拋漢水湄,野梅殘雪照旌旗。啼鶯未與春先去,歸騎猶呼雨自隨。干祿且優垂老姊,窮經自有起家兒。后人覓得松巖石,先刻寒生送別詩。
羅湘振鐸十馀年,今又攜書上浙船。梅玉一枝天上贈,蒲帆半幅月中懸。好披彩服同萊子,莫訝寒氈老鄭虔。他日彤廷重考績,春風臺閣擬超遷。
燈光漸比夜來饒,人海魚龍混暮潮。月照梅花青瑣闥,煙籠楊柳赤闌橋。鈿車過去拋珠果,寶騎重來聽玉簫。共約更深歸及早,大家明日看通宵。
西川恃重險,而人誰敢窺。征西裹氈入,蜀人竟難支。東吳倚三江,洶涌乃天為。樓船焚纜下,吳人亦離披。維險不可恃,維賢為可資。舟中皆敵國,君人當慎之。
君遺囑以岳西峰辦軍民各政。憒憒天公不可知,誤人誤國任庸醫。竟無靈藥起宗澤,那有遺財恤鄧芝。三輔健兒望節鉞,兩河豪杰卷旌旗。床頭遺命分明在,注意中心一著棋。
樓船搖五兩,倏忽過新林。秋色拖楓淺,江聲入荻深。皇都他日夢,鄉國此時心。遠愧忘機鳥,鳴榔起越吟。
日印春光上短墻,枝頭寒柳不勝芳。莫言幽谷遲回暖,正喜層陰今見陽。巨室棟梁當爾用,接云橋梓愧連蒼。相期更著磋磨力,轉眼槐花急報黃。
一訪幽棲眼倍明,花山山下水偏清。獨游江上花饒笑,愛爾秋容似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