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忠憫公送婿邢得昭歸婺女詩后 其一
中軍嘆韓甥去,
潮州喜湘侄來。
欲識邢郎高誼,
但看鄭老餞詩。
中軍嘆韓甥去,
潮州喜湘侄來。
欲識邢郎高誼,
但看鄭老餞詩。
中軍帳中為韓氏外甥離去而嘆息,在潮州為湘侄到來而欣喜。要想知道邢郎的高尚情誼,只需看看鄭老為他餞行所寫的詩。
中軍:古代行軍作戰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為主帥發號施令之所。這里指代相關情境。
韓甥:姓韓的外甥。
湘侄:姓湘的侄子。
邢郎:指邢得昭。
高誼:高尚的情誼。
鄭老:可能是為邢得昭寫餞別詩的人。
餞詩:送行時所寫的詩。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見證了人物的離別與相聚等事件后,有感于邢郎的情誼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邢郎的高尚情誼,通過人物的來去對比和鄭老的餞詩側面烘托,使邢郎的形象更加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的人物交往和情感表達。
西山遺業付門人,歲晚推遷接后塵。綵筆夢中先索去,不知持底作詞臣。制書揮就進明光,天筆批還墨尚香。草本偶然無貼改,非關臣億怕商量。轉枕依然夢不成,小窗頗覺曉寒生?;杌▍s怕宮蓮照,垂下紗幮聽六更。內廚進膳惟蔬素,御帕封香遍竹宮。明日金烏迎玉輅,始知圣主與天通。窗外茶梅幾樹斜,薄寒生意已萌芽。主人不作明朝計,愁絕無因見放花。形槁心灰一禿翁,偶來視草禁林中。幼吹蔥葉還堪聽,老畫葫蘆卻未工。四壁蠹書常鎖閉,數行蘇墨半模糊。院中老吏無存者,誰記南塘與雁湖。
亭外群山翠繞檐,看山終日坐鉤簾。東南天際浮云盡,又喜壺山露一尖。
手斸嵌巖鄧尉濆,五湖風月自平分。鐘聲夜扣林間雨,蜃氣朝橫嶺上云?;垩塾謧餍路ㄋ?,幔幢曾折古魔君。我來亦是尋常事,信息誰教野鹿聞。
不分殊幽顯,那堪異古今。陰陽徒自隔,聚散兩難心。
高臺一曲歌,西陵木將落。蕭瑟穗帷寒,秋風凄女樂。魂魄不復來,觴豆但如昨。奈此白日何,朝朝照銅爵。
眼中蒼梧水,悠悠散粵云。一麾誰出守,五馬動朝曛。為問騰驤時凡幾,能使冀群推騄駬。男兒懷抱本難知,豹變其文亦有以。梧峰萬疊九疑通,此內煙霞尚可公。不厭他時車笠下,我將筑室居其中。因思雨散年十九,所憶云從二三友。三山人士復何如,謝子相逢復困居。南溟有物天池滿,志怪齊諧安可算。自料歸休未有期,且求一壑依前伴。紫芝燁燁俟秋菲,芳草離離靜落暉。千里思莼鱸正美,莫訝衡陽雁反飛。
中天樓閣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雪浪遠從三峽至,露華偏傍九霄多。道人宴坐修禪觀,游子登臨聽棹歌。曾是水晶宮里客,倚闌來此重婆娑。
碧波飛不到纖塵,雨過湖山拂眼新。好是夕陽紅未了,一舟歸載兩詩人。
大運無終盡,細柳不常灼。金樽盛美酒,郁郁胡不樂。以手摸頭顱,隆隆一具骨。暫時屬我身,誰知非我物。轉盼忽如電,微軀戢一木。烏鴉鳴其上,青蛙叫其足。白蟻如白粲,行行相蝕駁。
金城人士本多奇,何事庠宮久蔑資。周急無輕五秉粟,傷時因寄一篇詩。
五云縹緲隔蓬萊,仙子吹簫月下回。轉首不知春幾許,霜花如雪滿瑤臺。
今日江湖境,雙眸嶺上明。山光隨地好,秋氣逼人清。隴水初分處,云鴻欲別情。離群古來有,嘆息未休兵。
銷磨今夜無多夜。春幡欲動年如借。青草夢池塘。前宵木葉黃。人生何足苦。酒向淵明取。春氣感余心。雙眸深復深。
燕寢清香散鶴群,玳筵霞色坐絪缊。蹁躚舞袖花間出,嘹喨歌喉竹下聞。旅夢乍回燕邸月,鄉心猶共越溪云。憑高試望東南氣,燦爛明星拂劍文。
出門萬水吟風葉,挈友重陽上野舟。數月雨陰今白日,一身天地此清秋。逐時莊菊花初放,應節村杯酒暫酬。晚暮更催雙棹返,汴州誰信有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