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和萊峰韻
舊聞燈火禁城奇,曼衍魚龍世不知。
見說星橋開鐵鎖,肯將帽影逐鞭絲。
狂邀明月歌燕市,醉倚和風臥習池。
佳節更憐新詠好,曲江風度想當時。
舊聞燈火禁城奇,曼衍魚龍世不知。
見說星橋開鐵鎖,肯將帽影逐鞭絲。
狂邀明月歌燕市,醉倚和風臥習池。
佳節更憐新詠好,曲江風度想當時。
過去聽聞京城元宵燈火奇妙,魚龍變幻的景象世間少有人知。聽說星橋打開了鐵鎖,我怎肯只讓帽影追逐馬鞭匆匆而過。我盡情地邀明月在燕市放歌,醉后倚著和風臥在習池邊。佳節里更喜愛新的詩作,遙想當年曲江公的風采。
禁城:指京城。
曼衍魚龍:古代百戲的一種,這里形容燈火表演的奇妙。
星橋:傳說中天上的鵲橋,這里指京城的橋。
燕市:戰國時燕國的都市,泛指熱鬧的都市。
習池:即習家池,在湖北襄陽,是一處古跡。
曲江:指張九齡,他曾被封為曲江公,以風度儒雅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在元宵佳節,詩人與友人萊峰唱和。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時期,元宵佳節京城有盛大的燈火活動,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元宵佳節為背景,描繪了京城熱鬧的節日景象和詩人自在的生活狀態。詩歌意境優美,情感積極,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在同類節日題材詩歌中有一定特色。
十載上太華,春仲陟嵩高。希夷夢未覺,子晉笙嘐刁。平眺西南云,軿車列旌旄。升慈玉女堂,勞之以香醪。
趁得晴郊淡蕩。好載向、筍輿數兩。一線湖光,四圍林影,襯出晚霞如絳。扶筇山頂,便摘取、絳霞為釀。吟就問天奇唱。直喚醒、古人無恙。刻燭詩成,傾瓢酒竭,我輩狂來差壯。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誑。
海陰徂暑簡書忙,偶趁祥曦上省堂。好酒一尊琴數弄,人間真有馬丹陽。都將案牘委塵埃,半醉鼾鼾一覺回。我豈白云無意緒,玉人應肯抱琴來。
凈洗胭脂,香生艷雪,不為紅顏誤。輕盈如許。消魂煞,半面文君縞素。天臺舊路。怕玉洞更無尋處。聽墻東,子夜歌殘,脈脈憑誰訴。露井春光無數。訝千紅隊里,瓊瑤一樹。娟娟楚楚。任飄泊,未染人間塵土。芳魂誰主。被淡月清風留住。小窗前,夢入梨花,同按霓裳譜。
幾竿修竹一池蓮,滌盡塵襟品欲仙。曲水流觴傳癸丑,令人長憶永和年。
摩詰何年留此筆,至今雙壁猶崷崒。老松掀甲作風云,亂石激流殷霹靂。吳綃一幅苦無多,中涵大華及黃河。偶然乘風山下坐,紫煙翠靄坐中過。
向日家居道士,今朝落筆仙鄉。胸次山高水遠,筆端云起風狂。
初日叢祠,已褪了、蓮衣茜香。荒灣轉、一行旗腳,靈猋送將。唱得野風門外曲,行人系纜有王郎。黯湖天、飄墮五銖衣,云錦章。蚊雷歇,催曙光。來檣隱,去楫忙。驀堤邊白鳥,驚人自翔。三十六湖樓上立,闌干回似女兒腸。奏神弦、吹浪起粼粼,搖佩珰。
黃鶴磯邊晚渡時,柳花風急片帆飛。一聲長笛魚龍舞,白浪如山不肯歸。
莫夜仍投宿,郵亭葺半新。風帷如漲海,煙蠟似征塵。白訝窗催曉,紅疑爐變春。歸期尚淹晚,鞅絆可尤人。
路入松溪堡,懸崖剩古松。波光翻石壁,竹色護村春。雞犬黃沙曲,牛羊碧草茸。樵歌空際墮,穿出白云重。
王師毋盡殺,脅從貸余生。一將功何有,千軍怒未平。投戈收戰骨,撤幕返春耕。仰喜皇心慰,邊陲已息兵。
楊柳風吹神雨晴,櫻桃花發野塘春。歸來依舊青山好,白發看山有幾人。
沒伎倆,愛吟詩。一句子,少人知。寥寥靜聽松風吹。
山北山南應鷓鴣,舟來舟去似飛鳧。上林盧橘熟何晚,子夜梧桐歌有無。青瑣玉堂垂北極,翠翹金粉艷南都。瞻天目共高帆上,夜半橫過海鶴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