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紫霞翁記夢二首 其二
笑上蓬萊第一山,蔥蒼半落有無間。
金云璧月夜何永,玉殿珠樓人斗閒。
五岳已能超險路,九天從此造玄關。
回頭為問桃源客,底事雞鳴便欲還。
笑上蓬萊第一山,蔥蒼半落有無間。
金云璧月夜何永,玉殿珠樓人斗閒。
五岳已能超險路,九天從此造玄關。
回頭為問桃源客,底事雞鳴便欲還。
笑著登上蓬萊第一山,蔥蘢蒼翠的景色半隱半現于似有似無之間。金色云霞與潔白月色的夜晚多么漫長,玉殿珠樓里人們閑適自在。已經能夠超越五岳的險路,從此可直上九天打開玄關。回頭詢問桃源中的客人,為何聽到雞鳴就想回去。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蔥蒼:指蔥蘢蒼翠的景色。
金云璧月:金色的云霞和潔白的月亮。
斗閒:非常閑適。
五岳: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九天:天空最高處。
玄關:泛指門戶,這里有通往仙境關鍵之意。
桃源客: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進入桃花源的人。
由于“紫霞翁”具體信息不明,較難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追和前人記夢之作時,借夢境抒發自己對超脫塵世、追求自由境界的向往,可能處于對現實有所不滿,渴望精神解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凡境界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構建奇幻仙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浪漫的創作風格,為記夢詩增添了獨特色彩。
平生識寶比波斯,網盡珊瑚海底枝。赤水一珠驚創獲,誰知故物掌中遺。
程氏有烈女,自名為筍姑。六歲誦論語,七歲奉盤盂。八歲工織縑,九歲繡羅襦。十歲慈母病,甘餓其體膚。三日常不飯,羹藥辦中廚。筍姑年十七,未常里門趨。趨趨戶庭間,亦不踰門睮。其歲為戊申,其月為辰娵。野鳥守房舍,暴客執矛殳。公然縱白刃,獲金而索珠。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馳驅。寧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軀。暴客揮火茅,延燒乎室隅。救火抵母難,身與白刃俱。毀生存大義,氣絕在須臾。觀者如堵墻,股栗淚填衢。行者久佇立,嘆息烈女殊。老者哭紙錢,焚致乎修途。幼者饋巾帛,村村桑葉枯。媒妁向婿言,此罪誰當誅。程氏筮十日,不久當歸夫。豈知中道崩,使君委羅敷。何以拜姑嫜,姑嫜泣烏烏。命子各成禮,長慟恨穿窬。銜悲收汝骨,歸葬乎上都。
不寐郁煩汗,攬問哆以悲。悲哉十日別,永與函丈辭。歸里歲銷夏,北帆秋為期。今年獨詣送,逆旅還說詩。細觀凍梨色,神彩猶植鰭。乘化了無朕,窮臆良有疑。所疑煩歊頃,即是彌留時。無分啟手足,咽淚酸自知。斜街拜蒼顏,夜雨洗修竹。春服吾初成,朱梁共熏沐。卅年此芳尊,畢世味在腹。中間相篤意,悉記筆當禿。老為過江人,還叩鶴市屋。每要車中談,輒恨驛路促。壞墻見西山,此景謂不復。豈知造化妒,萎哲嗟更速。載醪后無期,臨寢馀一哭。論詩隘非隘,立身伉最強。心筆晚相適,自近白與楊。小兒勿輕疑,試覗囊中方。無隱即三昧,發微攻膏肓。熟觀歸自求,何體非同光。世人好分別,文字推吾鄉。焉知萬夫杰,八九皆彫亡。平生學句法,淺短子貢墻。泯泯閉門老,誰解裁予狂。
前時小飲春庭院。悔放笙歌散。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和衣擁被不成眠,一枕萬回千轉。惟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嘆。
山寒水且落,舟行趣不稀。浦樹數行斷,野田浴鷺飛。艤舟當斜日,楂梨帶戶扉。田父笑相就,濁醪罄依依。雞鳴野煙白,犬吠南鄰歸。惆悵飄蓬客,余布未成衣。
久欲攜賓宴醉鄉,今朝何幸遇滕王。祗將妙筆傳金粉,儼到南園綠草場。
安石開花比御衣,縐紅繁綠不能奇。上林別有嬌黃貴,如剪冰綃襯玉肌。
要識閒棲彼此輕,平江浪遠暮帆晴。青春晚處羈懷惡,白發生時老眼明。花落無心尋笑傲,客鄉有日苦逢迎。云包尚寄雙鐘下,若過吾廬祗半程。富池歸去欲相從,幾想蒼云碧樹東。夜月庾樓懷抱在,春風陶徑夢魂通。前峰路斷鋤犁少,古渡征苛網罟空。難語數年牢落恨,千林如海夕陽紅。
化邑茲巖勝,金仙自幻裁。丹青緣半壁,珠玉落中臺。水帶西來意,山當震旦開。猿猴蒼木外,雞犬白云隈。仙枕盤床睡,龍聞說法來。檐花晴亦雨,山鳥倦知回。太史藏書室,真人煉藥臺。彩云飛玉宇,佳氣接蓬萊。同看煙霞興,慚無丹艧才。長歌仍未盡,呼酒更傳杯。
扁舟南去意茫然,襆被追隨便欲前。親故道途相與語,但言高義薄云天。
山中多赤楊,江上多丹楓。愛其搖落晚,秋盡猶青蔥。豈系雨露偏,正恃堅貞功。處瘠苦外癯,閟塞乃內充。所以延年者,常棲巖壑中。
春氣熏陶蠶動紙,采桑女兒鬨如市。晝飼夜喂時分盤,扃門謝客謹俗忌。雪團落架抽繭絲,小姑繰車婦織機。全家勤勞各有望,翁媼處分將裁衣。官輸私負索交至,尺寸不留但箱篚。我身不煖煖他人,終日茅檐愁凍死。
風靜天高落木悲,輕車羸馬望南馳。愧深玉署曾聯轡,夕照師門憶共卮。近日文章誰與語,別來期許慎相思。經過儻遇真英俊,莫惜音書報我知。
碧玉周遭已萬竿,補籬編槿護檀欒。直須移卻門前影,留得前山入坐看。疏中移密密移疏,欲取清光一抹過。好語旱龍鞭蚤著,春雷已奮莫蹉跎。東墻移竹種西墻,珍重瑯玕掛夕陽。種罷喜逢花底雨,春風應自長新篁。擘得春苞宛似觓,舊泥新水酌稀稠。倘饒千畝年年綠,何必人呼萬戶侯。
雙淚滴花叢。一身驚斷蓬。盡當年、剩月零風。虛把玉顏臨鏡也,渾不似,舊時紅。箋粉砑芙蓉。金窠小篆封。恨書回、忒煞匆匆。別有心情難寄與,憑說向,欲歸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