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當涂源吊李白墓
半世醺醺笑獨醒,九原漠漠掩重扃。月沉牛渚三山晚,云抹蛾眉萬古青。遺廟有碑題姓字,荒阡無主泣山靈。文光不泯歸天上,臥看樓頭太白星。
半世醺醺笑獨醒,九原漠漠掩重扃。月沉牛渚三山晚,云抹蛾眉萬古青。遺廟有碑題姓字,荒阡無主泣山靈。文光不泯歸天上,臥看樓頭太白星。
高臺百尺壓城隈,鎖斷江山勢欲回。千蜃結成凌碧落,六鰲頂出近蓬萊。參差廬井三陽見,縹渺風煙十縣開。勝概金陵那得擅,題詩愧乏謫仙才。
暮鴉散盡海天秋,臺上朝陽有鳳游。翠壁作屏連北極,練江分帶入東流。衣冠恍集金陵地,檣櫓疑過白鷺洲。散發篷窗眠倒影,不妨身世在丹丘。
大書深刻著榮名
滅魏吞吳恨未成
沂水蕭蕭愁不斷
我來何處拜先生
早歲聲華過洛陽,
才多玉尺未堪量。
十年傳食如輪轉,
一曲高歌笑鋏長。
閱世漸同秋意淡,
思鄉愈覺月痕涼。
琴書入幕憐漂泊,
閒買村醪洗俠腸。
山城酒薄客愁濃,
臥厭秋霖萬事慵。
九月十月忽飛雪,
北人南人俱笑容。
□□□□法,□□□□□。□□□□□,□□□雪人。□□□□照,□□江漢炳。靈□□物□,生五色虎□。□山□長□,□□□□□。□簡三□秩,滿□中□□。然囊衣度云,棧□□□與。七賢□襁負,中□□金產。
外子惟知愧可攻,
羨公八十未衰癃。
曾孫喜見親文褓,
尚想當年擲鏡翁。
珠璣顆顆出層坳。和煙和霧消。散花仙壁插云高。花光皆白豪。
源滾滾,氣飄飄。巖根濤怒號。塵寰謫墜為誰招。玉人吹洞簫。
樂叟干將劍,鋒铓凜不收。
之人獨和厚,與世極沉浮。
淑氣長三月,高懷自九秋。
洞門元不鎖,依舊少從游。
遼兒曾奉使,
主父竟窺鄰。
厚德終歸宋,
無人莫謂秦。
橋門虛入侍,
漢室重和親。
轉悼南征者,
凄涼問水濱。
賜沐郊園正早春,碧蘭為佩尚堪紉。明朝握向龍樓側,不扈江籬似楚臣。
楚人賦本似離騷,燕頷將軍亦綵毫。一自蘭臺陪宴后,十年香草憶江皋。
五色繽紛滿會城,塤篪又聽奏新聲。
春風桃李花初放,秋月氤氳水上生。
吳苑尋章傳彩筆,瑤臺摘句盡瓊瑛。
高歌義我清涼甚,惹得詩人幾醉醒。
尚懷細雨初移日,
著子已見清霜潸。
絕憐面有貴人色,
偶致吾儕樽俎間。
五嶺迢迢擁福山,
陶公盤郁海云間。
寒潭夜雨蒼龍吼,
曲水春風彩鳳還。
竹徑石邊看獨塔,
草亭峰外送雙鬟。
仙臺不秘長生藥,
蒲節松花可駐顏。
天飛地畜類同殊,感應神通豈謂無。妙閣鵝飛鳴奮翅,穿云度玉過銀湖。
閣依云谷古今殊,瑞應鵝飛往事無。只欠有無爭太極,他年應作小鵝湖。
法令紛牛毛,
故牘積充棟。
欲涉苦無涯,
迷茫墮煙蒙。
譬如夜行岐,
指導賴仆從。
猾胥緣以張,
放手恣操縱。
巍巍平章權,
乃與滑渙共。
豈無經世才,
俯首聽牽控。
申韓猶逡巡,
《詩》《書》復安用。
六經于人事,
細大無不賅。
漢尚專經學,
余緒成吏才。
醇風在朝陛,
愷澤周草萊。
后賢掃訓詁,
析理窮胚胎。
語錄日蕃衍,
聞道人人皆。
實事反遺棄,
政俗熊無頹。
嗚呼流派別,
源遠誰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