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筍
不待雷聲驚蟄過。烏鍵折土遍山阿。青青未挺參差節,一捻春纖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雞腔燕尾美如何。只須玉版頻參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不待雷聲驚蟄過。烏鍵折土遍山阿。青青未挺參差節,一捻春纖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雞腔燕尾美如何。只須玉版頻參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不等雷聲在驚蟄節氣完全過去,烏亮的筍芽便破土而出遍布山隅。青嫩的筍兒尚未長出參差的竹節,纖細如少女的手指仿佛精心雕琢。穿過石縫,越過泥坑,形態如雞腔燕尾般美妙。只要常參透這玉版般的筍味,便如同胸中有了成竹般明了。
烏鍵:指筍芽,因色澤烏黑似門閂而得名。
山阿(ē):山坳、山隅。
一捻春纖:形容筍芽纖細如少女的手指;一捻,極言纖細;春纖,女子細指的美稱。
石罅(xià):石頭的縫隙。
泥窠(kē):泥坑。
雞腔燕尾:形容筍的形態,或指其嫩美如雞腔、尖俏如燕尾。
玉版:筍的雅稱,佛教中以“玉版筍”為美味,此處借指筍。
胸中成竹:典出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原指畫竹前心中已有完整竹的形象,此處比喻對事物有透徹理解。
此詞當為作者春日游山時見筍芽破土、生機蓬勃而作。通過觀察筍的生長過程,既捕捉自然之趣,亦借物抒懷,體現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感知。
全詞以“筍”為核心,從破土、形態到生長環境,層層描繪其生機與美感,末句借“胸中成竹”典故升華,將自然觀察與哲理思考融合,展現小中見大的創作巧思,是一首兼具畫面美與理趣的詠物詞。
嫩冰池沼。澤國寒初峭。梅乍坼,春才早。朱門歌管矗,繡閣沉煙裊。歡宴處,神仙一夜離蓬島。九十過頭了。百歲看看到。須聽取,千年調。人誇嫫母妍,我覺彭篯少。強健在,看兒歷遍中書考。
日照昆崙上,羽人披羽衣。乘龍駕云霧,欲往心無違。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何為漢武帝,精思遍群山。糜費巨萬計,宮車終不還。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疏叢宜少不宜多,多后盤根不奈何。出檻新枝罥冠冕,上階狂筍礙笙歌。傍翹野鶴人難畫,對酌樽醪日易過。若更引泉兼雅稱,門前咫尺是長波。
腳頭步步躡云梯,到此須知恰半之。絕頂欲觀天地闊,不妨款款策藤枝。
八月江南鴻雁翔,蒹葭夕露凝如霜。典衣沽酒不成醉,游子此時思故鄉。故鄉別來在何許,秋風吹落桐花樹。歸夢長懸嶺嶠云,客衣久翳秦淮雨。以茲慷慨賦式微,都門祖帳送斜暉。舟從揚子江頭發,路指嚴陵灘下歸。壺公片月生滄海,紫帽嵐光拂翠微。溫陵太守蘭臺客,往日詞林見顏色。虎頭將軍懸轆轤,金尊為爾酒剩沽。到時相見即傾倒,為我問訊今何如。
吾窮本坐詩,久服朋友戒。五年江湖上,閉口洗殘債。今來復稍稍,快癢如爬疥。先生不譏訶,又復寄詩械。幽光發奇思,點黮出荒怪。詩成自一笑,故疾逢蝦蟹。
高人曉騎驢,踏此日影舂。徘徊憩芳草,瀟灑哦長松。道士慣迎客,美酒能潮容。如何雪色壁,不畫雙飛龍。僅留五字句,石澗鳴寒潨。舉頭起暮靄,城邑何憧憧。
天游表龍德,水擊知鵬摶。矯矯司馬公,偉度周八埏。先驅既左馬,緩步亦揚班。伊余慕匠哲,邂逅自臨安。千秋默相許,片諾永不寒。追隨武林驛,揮袂弇山園。黯黯臨別懷,欲吐不得宣。殷勤戒茲歲,瀫水仍周旋。天臺訪大藥,雁宕窮靈源。春和屆炎夏,寤寐來華軒。愿當脫羈縶,一杖攜名山。雄章辟混沌,片碣三千年。
兩日東風何作惡,橫將桃李花吹落。陽和歘忽變寒威,曉來陡覺春衫薄。紛紛撲面飛蟲亂,細看六花驚雪作。須臾眼界失舊觀,玉殿瓊林起沙漠。細思節物恐差謬,始信化工難測度。初遷喬木悔新鶯,久屈重泉愁尺蠖。仰天致詰不我酬,運候果誰司橐籥。便當努力戰客陰,一掃晴空開六幕。
數葉芭蕉數葉秋,燈長雨久不眠愁。靈溪寺里夜曾聽,又聽靈溪溪水流。
不是幽棲矯性靈,從來無意在膻腥。滿川風物供高枕,四合云山借畫屏。五鹿歸來驚岳岳,孤鴻飛去入冥冥。君陽遁叟何為樂,一炷清香兩卷經。
蕭蕭籜龍蒼且綠,直節凌云長叢玉。高標自是絕塵埃,便使人間無點俗。
一封已責被敷天,十萬饑民粥與饘。不待丹砂錫難老,自憑陰德享長年。壽絳固已占黃發,珠火還應養寸田。況是玉皇香案吏,御風騎氣本泠然。
怪底人幽地亦幽,桃花源里蓼花洲。煙嵐屈曲深開徑,云水蒼茫不系舟。野史故應成馬走,新交未覺勝羊求。聞君嗔我慳書畫,青李來禽肯寄不。
巖花冷落春流淺,春已沿流花片片。一徑莓苔老白云,斜陽燕子飛樓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