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翠竹
沙頭萬玉碧參差,絕勝三湘煙雨馀。
晝拂微飆侵席冷,夜隨涼月逗窗虛。
編籬稍斷樵人跡,開徑能通處士居。
為問主人游宦久,故林清夢近何如。
沙頭萬玉碧參差,絕勝三湘煙雨馀。
晝拂微飆侵席冷,夜隨涼月逗窗虛。
編籬稍斷樵人跡,開徑能通處士居。
為問主人游宦久,故林清夢近何如。
沙灘邊萬竿翠竹碧綠參差不齊,遠超三湘地區煙雨過后的景致。白天微風輕拂帶來席上涼意,夜晚伴著清涼月光透進窗欞。編起的籬笆稍稍阻斷了樵夫的蹤跡,開辟的小徑能夠通往隱士的居所。想問主人在外做官已久,那故園清幽之夢近況如何呢?
萬玉:指翠竹。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
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微飆:微風。
逗:透進。
處士:指隱居不仕的人。
游宦:外出做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看到白沙翠竹的美景,聯想到主人在外游宦,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有閑情欣賞自然之美并關注友人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白沙翠竹美景并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能力和對友情的重視。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曼衍山川環故國,升平歌吹沸高樓。和氣鎮飛浮。 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弭節度嵷巃,飄然似轉蓬。登攀石磊磊,下瞰霧濛濛。
巘絕風霜勁,途逢歲月窮。客心君未覺,長劍倚崆峒。
籠煙古驛柳依依,賈令池臺今是非。傍晚停車來住宿,刻成遮莫送春暉。
平川渺渺帶重岡,秦趙當年此戰場。坑火幾隨塵劫盡,夕流猶自咽衡漳。
山光隱見入高樓,攜手相將到上頭。縹緲鸞笙連碧落,參差桂影接丹丘。
百年勝地霞生彩,九轉真銓火正流。對月傳觴承沆瀣,凌云終共伯昏游。
信手吟成信手拋,紛紛筆墨落墻坳。應劉凋謝盧楊散,南社晨星感舊交。
青蟲食葉吐秋絲,作繭辛勤只自知。忽夢羅浮成五色,是周是蝶尚迷離。
羅襦紅透雪肌膚,六月蟬鳴萬斛珠。我是江南已歸客,荔枝識得主人無?
閑虱當時氣未平,登壇亦自愛談兵。近來戒射南山虎,醉尉相逢不問名。
一語報機解寶刀,少年意氣悔吾曹。酒香花氣沙場血,半在詩襟半戰袍。
散盡黃金結客多,門前今日可張羅。閑忙多屬他人事,鳥自高飛奈爾何!
牧童驅犢過前溪,我憶當時錦障泥。牛背馬蹄都一夢,前山那復問高低。
遍野秋云打稻天,數家雞犬夕陽邊。老農老圃吾將倦,飯熟黃粱不肯眠。
子張子謫居大庾,借僧居數椽,閱七年,即東窓種竹數竿,為讀書之所。因榜之曰:“竹軒。”
客有見而問焉,曰:“恥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審出處,罔擇交游,致清議之靡容,紛彈射而痛詆,朋友擯絕,親戚包羞,遠竄荒陬瘴癘之所侵,蛇虺之與鄰。”
子張子啞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適。子方以竄逐為恥,我獨以適心為貴。今吾將敘吾之適,以浣子之適,其可乎?”
客曰:“唯唯。”
子張子曰:“今夫竹之為物也,其節勁,其氣清,其韻髙。冐霜雪而堅貞,延風月而清淑。吾誦書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見,俯首而聽,如笙簫之在云表。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氣在前,清陰滿幾。陶陶然不知孰為我,孰為竹,孰為恥,孰為不恥,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樂乎?”
客聞吾言,神喪志沮,面無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