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其三
雨沐芙蓉秋意清。可人風月滿江城。憐風愛月方留戀,對月臨風又送行。
人漸遠,酒須傾。只憑一醉遣多情。重來休厭劉郎老,明月清風有素盟。
雨沐芙蓉秋意清。可人風月滿江城。憐風愛月方留戀,對月臨風又送行。
人漸遠,酒須傾。只憑一醉遣多情。重來休厭劉郎老,明月清風有素盟。
秋雨潤澤著芙蓉,秋意清新宜人。美好的風光布滿了江城。憐惜這風、喜愛這月正留戀不已,對著明月、迎著秋風卻又要為友人送行。友人漸漸遠去,我應把酒斟滿。只能借這一醉來排遣心中的深情。等我再次歸來時,不要嫌棄我如劉郎般老去,我與這明月清風早有舊約。
可人:令人滿意、喜愛。
遣:排遣。
劉郎:這里可能借用劉禹錫被貶后又回京城的典故,代指自己。
素盟:舊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可推測是在秋季的江城,詞人可能在與友人分別時,面對美好秋景有感而發,心中既有對友人的不舍,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時光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惜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秋景抒發復雜情感。語言清新,情感真摯,展現了詞人細膩的內心世界,在同類送別詞中有一定特色。
芰荷香雨初收,竹風槐日涼清曉。
年年祝壽,今年不比,常年時候。
教子收功,五云金殿,初承親詔。
早臚傳三日,壽稱千歲,多應是、如公少。
遙想壽椿堂上,飲霞觴、捧孫微笑。
已見兒榮,更看孫貴,茅分蒲召。
上第歸來,彩衣掛綠,蘭階生耀。
九霄中、一點光明,壽星高照。
行到籬邊地滿霜,
曩時物物已非常。
自憐失意秋風后,
獨有寒花不改香。
魂兮毋滯章江些。招兮返吾鄉些。
觥觥星使,黲鸞駕鶴,云中翔些。
玉樹庭階,翩翩秀異,冠諸郎些。
作家兮中婦,娥娥皎皎,蘭閨歇,流黃墜。小星黯無光些。
問芳齡、二九剛些。東風狼藉,啼紅泣翠,摧肝腸些。
春水方生,眾靈雜遝,神旗飏些。
揚舲兮擊楫,幽明共載,毋相妨些。
檻拂春風起莫遲,
嬌姿迎笑曉霜時。
壽陽恩渥新承寵,
濃點朱唇喜兆眉。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
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
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閩學追魯鄒,東寧昧如障。當為延名儒,來茲開絳帳。
俾知道在邇,尊君與親上。子孝及父慈,友恭更廉讓。
從茲果力行,誘掖端趨向。其次論文章,經史為醞釀。
古作秦漢前,八家當醯醬。制義本儒先,理明氣欲王。
洗伐去皮毛,大雅是宗匠。此地文風靡,起衰亦所望。
牢愁苦語寫盈箋,往事何堪說去年。佳節頓教欣戚異,交情不為死生遷。
初歸向秀驚鄰笛,后至寬饒仰屋椽。身世那知真薄命,可憐端遇竟寧前。
當年同擷桂枝香,敢以寒蟲傲鳳凰。卅載交期從此逝,一生事業為誰忙。
經過舊館難回憶,檢定遺文更自傷。昔賀生辰今作吊,凄涼我欲廢重陽。
似聞鶗鴂隔花鳴,百五匆匆記不清。
及未雨時煩作計,便成煙去那忘情?
無風簾幕仍香篆,如水樓臺更笛聲。
還是海棠沈睡好,枉燒銀燭問蟆更。
名山第一磨崖奇,古今第一小篆師。
嵯峨文字壓鐘隸,伯生曾跋曹丕碑。
又一伯生生苦晚,汲古動我深長差咨。
廿九字石毀復得,七十余載神護持。
岱史縱迷北平許,具名猶備去疾斯。
夜虹熊熊玉女池,風雨離合元君祠。
殘星鎮地作光怪,漬溜裂石無差虒。
飄然片紙遠飛到,掛壁隱隱森鱗而,如麟一角鳳一羽。
已冠石墨千圓驪。
申屠徐鄭并斂手,何況汝刻之罘遺。
我生五岳未涉一,遠夢直躡鵝峰陲。
安能三日坐臥對,更胝右手精氈椎。
墨緣漫托劉斯立,眼福敢比江鄰幾。
先向蔣侯乞拓本,岱云冉冉來棼楣。
身瘦不勝笏,官閑常掩門。
漢廷雖好老,楚澤未招魂。
硯潤蟾疏滴,香殘鴨尚溫。
個中殊會意,恨欠阿戎言。
洞中石乳色如霜,
欲煮刀圭未得方。
嘆息此生來已晚,
更將殘命笑嵇康。
大石橫臥如睡羊。小石側立如驚獐。數筆都梁倚蒼筤。遂覺肅肅風盈堂。
老人宴坐背負墻。寄情巖谷恣徜徉。虎豹遠跡蛟龍藏。神恬氣和邀百祥。
我來讀畫喜欲狂。色聲香味諸竅張。即事愿翁壽一觴。醉后同尋幻有莊。
生平不佩紫羅囊。芝蘭玉樹非所望。但乞煙梢萬丈長。著我與翁飲其傍。歡呼大笑樂未央。
垣禁申嚴日,馀萌盡達初。
踏青游騎遠,浮棗禊波舒。
餳市喧簫吹,雞場隘酒車。
俗康春更樂,綺榭煥晴虛。
壯志空寥廓,中年與世辭。露寒青草夢,風慘紫荊悲。入政光前輩,傳經實我師。大蘇碑不忝,慚繼子由詞。
岳城淹六紀,東郡未經年。別駕王祥勝,彈琴子賤賢。一官猶黑發,萬事已黃泉。銘石看遺績,凄涼太史篇。
江海悠悠逝,那堪死別情。向平婚未畢,皂宰宦初成。夜雨原花落,秋風墓草生。九京何日返,空復望佳城。
復魄黃河遠,歸程汝路偏。素車臨故域,華表立新阡。室女啼秋夕,鄉人吊墓田。蕭條風雨候,愁絕對床年。
一自封泉室,偏驚節序除。白楊悲北郭,青草蔓飛墟。天地存亡里,江湖涕淚馀。寂寥身后事,不忍讀遺書。
萬柳堤邊住,挑云過艾東。未應為計左,輕去犯詩窮。
雙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紅。
筆硯無靈久,寒檠自掩門。虛名何預我,漫刺重煩君。
茶外無祗待,詩邊得細論。別懷莫兒女,相祝張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