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濤閣為閩縣鄒縣丞作
君家杰閣連云起,遙瞰滄溟拍天水。
東吳佳氣橫九秋,震澤長風破千里。
有時颯沓來飛湍,瀟瀟五月生秋寒。
故人早得瀛洲趣,憑高何翅淩霄翰。
望中澎湃浩無極,太虛迫合舂朝夕。
銀蟾席上采鏡光,落景檐前掛丹碧。
知君對此歡未央,酒酣直欲窺扶桑。
及茲作縣三山下,便濯煩燠為清涼。
未誇枚乘觀濤賦,更憶莊生望洋處。
愧予亦有淮海心,為爾長歌發襟素。
君家杰閣連云起,遙瞰滄溟拍天水。
東吳佳氣橫九秋,震澤長風破千里。
有時颯沓來飛湍,瀟瀟五月生秋寒。
故人早得瀛洲趣,憑高何翅淩霄翰。
望中澎湃浩無極,太虛迫合舂朝夕。
銀蟾席上采鏡光,落景檐前掛丹碧。
知君對此歡未央,酒酣直欲窺扶桑。
及茲作縣三山下,便濯煩燠為清涼。
未誇枚乘觀濤賦,更憶莊生望洋處。
愧予亦有淮海心,為爾長歌發襟素。
您家雄偉的樓閣高聳入云,遠遠地俯瞰著與天相接的蒼茫大海。東吳的祥瑞之氣彌漫在深秋時節,太湖上的長風能破浪千里。有時迅猛的急流奔涌而來,在五月的時節也能讓人感到如秋般的寒涼。您早已領略了海上仙島的意趣,憑欄遠眺,何止是有凌云的氣概。遠望中波濤澎湃,無邊無際,天空與大海仿佛在朝夕間相互激蕩。銀色的月亮如鏡光灑在席上,落日的余暉如丹碧之色掛在屋檐前。知道您面對此景歡樂無盡,酒酣之時甚至想探尋日出之處。如今您在三山下任職,這美景能洗去煩躁暑熱帶來清涼。不必夸贊枚乘的《觀濤賦》,更讓人回憶起莊子望洋興嘆的情景。慚愧我也有對江海的向往之情,為您放聲高歌抒發內心情懷。
杰閣:雄偉的樓閣。
滄溟:大海。
東吳:三國時吳國,泛指長江下游地區。佳氣:祥瑞之氣。九秋:深秋。
震澤:太湖。
颯沓:形容水流迅猛。飛湍:急流。
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島。
何翅:何止。淩霄翰:凌云的氣概。
太虛:天空。迫合:相互激蕩。舂朝夕:指早晚潮漲潮落。
銀蟾:月亮。
扶桑:傳說中日出的地方。
三山:在福州。
煩燠:煩躁暑熱。
枚乘觀濤賦:指枚乘的《七發》中觀濤的部分。
莊生望洋處:指莊子《秋水》中河伯望洋興嘆的故事。
淮海心:對江海的向往之情。襟素:內心情懷。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友人任職于福州三山下時,友人有一座觀濤閣,詩人受邀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當時詩人與友人相聚賞景的情景。
這首詩以觀濤閣為切入點,描繪了閣上所見的大海壯闊之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贊美和自身的江海情懷。其氣勢雄渾,意象豐富,在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情感上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龍門一半在閩川。
南金口,
明府手。
崔冉鄭,亂時政。
學行可師賀德基,
文質彬彬賀德仁。
常雜鮑帖。
韓諫議雖分左右,
歸拾遺莫辨存亡。
羅鉗吉網。
買褚得薛不落節。
有錢石上好,無錢劉下好,士大夫張下好。
碩學師劉子,儒生用與言。
今年柿子并遭霜,為語石榴須早摘。
姚宋為相,邪不如正。
太平用事,正不如邪。
寧食三斗蒜,不逢楊德干。
后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門;
中行禮部,不博前行駕庫。
姜師度一心看地,
傅孝忠兩眼相天。
不戴金蓮花,
不得到仙家。
蕭佺駙馬子,鄒昉駱駝兒。
非關道德合,只為錢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