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郭大參五龍見寄兼次前韻
不見汾陽宅,猶存太史文。
寧知當世士,才與古人倫。
席上空鳴劍,林間任折巾。
高風如可即,清夜嘯歌頻。
不見汾陽宅,猶存太史文。
寧知當世士,才與古人倫。
席上空鳴劍,林間任折巾。
高風如可即,清夜嘯歌頻。
雖沒見過汾陽王的宅第,但太史的文章仍留存世間。怎知當代之士,才能可與古人相提并論。在宴席上只能空鳴寶劍,在山林間隨意地戴著折角巾。若能接近那高尚的風范,便會在清夜頻繁地長嘯高歌。
汾陽宅:指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宅第,這里可能借指有地位和功績之人的居所。
太史文:太史所寫的文章,太史是古代官職,掌管天文歷法、修史等,此處泛指有價值的文章。
倫:比,并列。
鳴劍:舞劍發(fā)出聲響。
折巾:東漢郭泰曾折巾一角,時人紛紛效仿,這里表示不拘小節(jié)、放任自在。
高風:高尚的風范。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chuàng)作于詩人與郭大參交流過程中。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文人對自身才華的感慨,詩人或許也有懷才不遇之感,看到郭大參的寄詩后有感而發(fā),借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古人風范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古人的推崇和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其特點是借古抒懷,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復雜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自入大王川,襟懷忽灑然。石邊多廢宅,山上盡閑田。淡淡嵐光薄,萋萋草色鮮。自從兵革后,林下少人煙。
掣開九鎖謁琳宮,物色真仙劍履蹤。一朵云根生老澗,千尋天柱壓群峰。功名秘略求黃石,呼吸微言敩赤松。我是康廬倦游客,朅來猶愛翠云重。新晴草木翠光流,麥隴清和四月秋。巽二風來山發(fā)冷,阿香雷過馨聲幽。杜鵑鬨枕催歸去,丁鶴攀轅欲借留。半夜忽聞巖壑響,小詩調(diào)戲鬼神愁。曜相偏羸足力強,不辭復嶺與重崗。未窮仙隱千年跡,先炷宸游一瓣香。詩得好題難駐筆,酒逢佳趣便飛觴。夢回彷佛前身事,卻認金庭是故鄉(xiāng)。
飛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書時斷絕,刁斗晝夜驚。乘墉揮寶劍,蔽日引高旌。云屯七萃士,魚麗六郡兵。胡笳關(guān)下思,羌笛隴頭鳴。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玉門罷斥堠,甲第始修營。位登萬庾積,功立百行成。天長地自久,人道有虧盈。未窮激楚樂,已見高臺傾。當令麟閣上,千載有雄名。
幽人巧琢紫璠玙,中貯瑯玕一尺馀。怪石嵌巖苔蘚古,坐移衡霍入吾廬。
東風吹雨到江村,落盡梨花晝掩門。柳外鶯聲春自囀,一庭芳草暗銷魂。
一峰飛向穗城頭,下有書堂傍藥洲。驃騎不曾耽蹋鞠,征南祗愛注春秋。朝臺古木穿云上,越井寒泉抱石流。多種芭蕉無暑入,相將壺矢綠陰留。
步出西昌門,行經(jīng)少年道。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小舫飛觴不厭頻,交情父子更誰真。青云未曉彈冠意,明月元多按劍人。總是眾知龍臥穩(wěn),也還身睹鳳毛新。臨岐一扇書雙美,此日難教謝傅論。
未登衡岳寺,先看衡岳松。清陰夾道植,翠色百里封。左右分偃蓋,前后引扶筇。天清下鸞鶴,風至舞虬龍。俯瞰千尋壑,直上萬仞峰。穹標倚霞嶺,逸韻答石淙。涼蔭蒼苔石,香襲丹桂叢。我來值窮秋,凄凄霜露濃。既欽淩寒節(jié),復愜幽賞悰。時見松下人,采芝?紫茸。思愿從之游,聳身青云中。何時鍊金液,于此駕輕鴻。
佛性深如海,中邊見各異。道在有無間,語論皆兒戲。幾多名利僧,妄習諸家氣。貪嗔尚纏牽,生滅何由離。三世古今佛,豈離根本智。舍此覓菩提,誰證菩提位。吾師識自心,有為皆委棄。冥坐不知年,了了忘言意。
早歲從王事,迢迢促去驂。十年留漢口,萬里入滇南。舟楫行應(yīng)慣,弓刀力不堪。昨朝新有旨,頭白許抽簪。
寥寥人境外,別有一林中。蘿幌晴峰色,花鐘夜壑空。涼泉漱初月,幽木寫遙風。雖未成永托,淹留足微躬。
喬仙飛去撒天花,羅綺長拋謝物華。卻恨金籠舊鸚鵡,傷心時誤喚琵琶。
夜靜露凝白,月朗星更稀。滿庭濕空翠,渾欲侵人衣。
不踏州塵三十年,為誰扶杖過山巔。墓廬免服形還瘦,城市逢人禮未便。叉手春風應(yīng)得計,撒花亭子豈論錢。明朝仲氏詢行變,曾假南川一榻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