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飯牛圖
無聲喘月。村景連天闊。樹底牧童衣短褐。長笛橫吹乍歇。
西疇南畝犁過。飽瞑兩岸晴莎。白石年年不爛,休愁扣角來歌。
無聲喘月。村景連天闊。樹底牧童衣短褐。長笛橫吹乍歇。
西疇南畝犁過。飽瞑兩岸晴莎。白石年年不爛,休愁扣角來歌。
牛兒默默喘著氣望月,鄉村景色連著廣闊天際。樹底下牧童穿著粗布短衣,橫吹的長笛剛剛停下。西邊和南邊的田地已犁過,牛兒吃飽后臥在兩岸晴美的草地上。那白石年年不會腐爛,不必發愁像寧戚那樣敲牛角悲歌。
喘月:典出“吳牛喘月”,指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而喘氣。
短褐:粗布短衣,古時貧賤者所穿。
西疇南畝:泛指田地。疇、畝都指田地。
飽瞑:吃飽后閉目休息。
晴莎:晴朗時的草地。
扣角來歌:相傳春秋時寧戚喂牛于齊國東門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歌,桓公聞之,知其賢,任為上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來看,詞人可能處于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環境,被鄉村田園生活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詞來表達對這種生活的感受。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鄉村田園生活的美好,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展現了詞人對鄉村生活的細膩觀察和獨特情感,豐富了田園詞的創作。
昔一平津閣,今隨孟博車。徑趨烏幕遠,漸向鯉廷疏。分袂三年別,平安兩字書。何時迎晝繡,攜酒煮溪魚。管鮑交三世,朱陳共一村。居慚阿承女,獲事太丘孫。惜別吾鐘愛,相賓右格言。應憐垂白叟,計日望回轅。
塞北才人高尚書,生綃七尺寫江湖。白云舒卷無尋處,卻到君家入畫圖。
一片清光照膽寒,玉容滿鏡掩飛鸞。素娥照見黃金闕,絳雪镕開白玉盤。翠點柳尖春未透,紅生櫻顆露初乾。好風為我披羅幕,一朵芙蓉正面看。
至道在天地,散焉為萬殊。萬殊復一本,惟誠斯曰儒。孰則通天人,圣賢焉可誣。斷斷執碎義,漢宋存守株。漢儒能篤實,宋儒非虛無。流弊防大甚,況有歧中涂。道統自千古,學統匪一隅。入道且求學,蹶步寧康衢。草堂存吾春,玄會思唐虞。
西湖頑碧。中有雙紅色。到此斜陽馀一息。明滅粼粼寬窄。輕扇蝶翅微因。疾風惡似臨軍。卅六破愁奇計,肯知身即愁根。
夕陽溪上掩荊關,漁浦風村杳靄間。莫學林僧解忘世,有錢莫買沃州山。
玳瑁筵開半寂寥,青帆無賴木蘭橈。波濤水國雙鴻度,星斗天門一鶚遙。閥閱累朝傳帶礪,詩篇頻夜夢瓊瑤。何人共賦從軍樂,咫尺長安近灞橋。
石樓含曉色,茅屋靜春暉。野水中間落,云山西面圍。長歌樵擔起,短笛釣船歸。景物隨時至,詩成思欲飛。
入夜懷人思不禁,沖寒一棹度山陰。興來歸去江云暝,門掩千峰積雪深。
跣行我足傷,涉世無夷路。三復貝錦詩,讒口古亦惡。兒女附耳言,譽喜訴其怒。勿用驅青蠅,玉質自如故。
九日無朋花自開,登樓獨酌當登臺。孤城落木天邊下,萬里浮云江上來。但遣清尊常不負,從教白發暗相催。梁南楚北無消息,塞雁風高首重回。
土風何異竟陵城,水代平田網代耕。放去翳鳧偏認主,教成馴獺聽呼名。狂書鳥過沙留譜,囈語烏眠夜作聲。奴子入吳學細唾,儂音傖舌字全生。
鑿石為梁歲月悠,山川有待得譚侯。海橋壯觀成三趾,國士勛名出一頭。大浪不驚虹影濕,高車齊度馬聲秋。玉湖湖上通行路,浩蕩馀波萬古流。
君不聞昔年天寶全盛時,梨園玉雪千萬枝。君王夜入月宮去,后庭愁損千蛾眉。銀橋閣道相連屬,十二闌干倚寒玉。歸來不憶天上游,獨記《霓裳羽衣》曲。沉香燕坐清夜長,流蘇寶帶懸明珰。一百五日寒食節,三十六宮明月香。阿環睡足嬌無力,夢繞巫山楚云碧。六花散作晴雪飛,落地瑤華曉無跡。漁陽一夜飛邊塵,六龍萬里天西巡。馬嵬腸斷埋香玉,蜀道天高空白云。東歸坐嘆年華暮,遙夜漫漫誰與度。梨園子弟生白頭,滿眼新人不如故。爾來此恨六百年,花開歲歲春風前。乾坤舊事逐流水,畫圖卻向人間傳。半幅齊紈渺蕭瑟,拭眼春風香霧濕。當年畫史知幾人,不為君王寫無逸。
載酒扁舟穩,平湖綺繡鄉。半竿殘月暮,十里晚風香。桂楫分云錦,荷杯吸露漿。浩歌明月底,驚起宿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