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楊氏兄弟
關西夫子漢三公,分得馀枝甲粵東。
數徑菊松臨水地,一家文酒閉門中。
劍當并嘯龍辭匣,雁到群飛字滿空。
獨憶別時投好句,至今長詠海邊風。
關西夫子漢三公,分得馀枝甲粵東。
數徑菊松臨水地,一家文酒閉門中。
劍當并嘯龍辭匣,雁到群飛字滿空。
獨憶別時投好句,至今長詠海邊風。
關西的夫子是漢代的三公之臣,其家族分支來到粵東發展。在那臨近水邊之地有幾條小徑旁種著菊花和松樹,一家人在門內以詩文和美酒相伴。寶劍應當一同嘯鳴,蛟龍仿佛要離開劍匣;大雁成群飛來,排成的字布滿天空。我獨自回憶起分別時你贈我的絕妙詩句,至今還在海邊風中長久吟誦。
關西夫子:泛指賢德之人。漢三公:漢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這里借指地位尊貴之人。
分得馀枝:指家族分支。甲粵東:在粵東有突出地位。
文酒:以詩文和酒為樂。
劍當并嘯:古人認為寶劍有靈性,會在合適的時候發出嘯聲,這里寓意人才應有所作為。龍辭匣:蛟龍離開劍匣,象征著人才施展才華。
雁到群飛字滿空:大雁飛行時排成一定的隊形,像文字布滿天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與楊氏兄弟分別后,對他們十分思念,回憶起分別時楊氏兄弟所贈詩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時期,人們注重文化交流和家族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楊氏兄弟的思念和贊賞。其特點在于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文學交流。
天華白屋黃龍里,隱隱飛云兩棟懸。居士舊曾開板筑,幽期須共了前緣。
喧晨步東皋,春風襲杖屨。溪流帶落花,晴煙裊飛絮。濯足竹邊泉,散策松下路。幽禽忽驚起,飛過溪南樹。林深疑無人,俄聞響機杼。
朝濯西湖清且漣。暮捫葛嶺古芊綿。真墨妙,自超然。白云無礙在堯天。
昔我平生友,峨冠及偕仕。居官不避事,力學固為已。非無濟時策,壟斷亦云恥。行年未六十,赍志沒蒿里。蹇予隨朝班,星霜幾四紀。譬如遠尋客,日暮行所止。養志歸田廬,晚節猶可恃。
臺盤疏石渠,激流環四面。夏屋有馀清,羽觴隨意轉。賓告醉言歸,主稱情未惓。雖非禊飲辰,豈謝蘭亭宴。
龍飛虎變仰光輝,九御親承制作垂。祀輅斿明崇廟典,經筵燭晃肅朝儀。長春寶樹花獻,太液祥云五色移。環海車書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風》詞。
丞相之拜,冠弁旅至。乘馬載驅,如彼鉅潴。有雁有鶩,有龜有魚。烝然來萃,翔泳嘯呼。丞相之去,乃還印綬。乃飭車輪,如彼涸津。時靡翔羽,時靡游鱗。寂兮寂兮,豈有嘉賓。
去家千里外,飄泊若為心。詩誦南陔句,琴歌陟岵音。承顏故國遠,舉目白云深。欲識歸寧意,三年數歲陰。極目思鄉國,千山更萬津。庭闈勞夢寐,道路厭埃塵。詩禮聞相遠,琴樽誰是親。愁看羅袖上,長揾淚痕新。
東林曾有翠華游,別院風驅萬竹秋。經品舊從天竺至,禪棲應待許詢詶。山開氣色皇居近,潮轉寒聲大地流。依止空門猶未得,干戈遙動故鄉愁。
爰居爰處,葆我天和。銜杯授簡,其樂如何。駟馬高蓋,憂患孔多。人亦有言,對酒當歌。
三冬擁衲坐枯禪,喜見春光最可憐。瓦鼎野蔬將獻供,地壚松火漸無煙。青山覆雪重開面,白發防寒已及肩。幸作太平云臥客,焚香朝暮祝堯年。
急買丹鉛付畫師,從來花譜不曾知。玉壺賜與靈蕓泣,赤汗傳教虢國騎。紙帳夜寒添蠟炬,明霞秋晚蘸漣漪。西南兩葉文魚戲,粉蝶蜻蜓未許窺。
老母發垂白,癡兒口尚黃。蒼茫就岐路,感激問行藏。別緒通幽隱,貧交在久長。海天無處所,惆悵一相望。
灑掃學者事,陳蕃胡不然。要令天下凈,端自室中先。
月明兮峰景,既東兮復西指。佳期兮夕騁,扣環竇兮棲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