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寓淞行臺 其一
六街簫鼓動歡聲,
獨坐行臺看月明。
不是有心貪勝賞,
偶逢時節獨關情。
六街簫鼓動歡聲,
獨坐行臺看月明。
不是有心貪勝賞,
偶逢時節獨關情。
大街小巷里簫鼓齊鳴,一片歡騰的聲音,我獨自坐在行臺觀賞著明月。并非我有心貪圖這元宵佳節的美景,只是偶然遇到這個時節,讓我格外動情。
元夕:即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也稱上元節。
淞:指淞江,今屬上海。
行臺: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
六街:泛指京城的大街和鬧市。
勝賞:美景,勝景。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元宵節寓居淞江行臺。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時期,元宵節是傳統的熱鬧節日,但詩人獨自在外,未能與親友共度佳節,從而引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元宵佳節的孤獨之情。其特點是通過對比手法凸顯情感,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溪山杖屨每相違,況復經年去不歸。移席花間春雨至,倚樓江上暮云飛。鄉書到手兼悲喜,世事關心有是非。池上祇今新綠滿,待君同制芰荷衣。
定而后止。善到止時心地喜。魚躍鳶風。此理昭然上下通。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壽。若到茲何。治國治家用處多。
候人猗兮。
他時有約報郵簽,山鳥啼殘筍正甜。等是太平林下客,幅巾來往定無嫌。
小徑黃花艷艷開,晚風時有異香來。長楊紅粉知多少,爭似年年照酒杯。
清風涼入芰荷衣,竹下圍棋苦用機。剝啄幾聲敲不已,綵鸞驚起出林飛。
風物何時最爽森,除將秋霽是春陰。客因同調成孤賞,地以高林暢遠心。梅影偏宜燈下取,竹香細向酒中尋。眼前未盡氛埃氣,欲掬寒泉洗碧岑。
久客便醒臥,逢君一舉杯。后山元苦節,同父舊多才。雨映三更燭,春飄二月梅。重來話相訪,好記鳳凰臺。
蕭條籬落勝于村,還徑人稀早閉門。過眼風花才一瞥,到頭石筍只雙蹲。何妨歲惡詩仍好,那笑爐空火自存。笑詠車斜徵雪事,諸君本本又元元。
隔河見胡騎,朝進東門營。皇皇使臣體,詞氣浩縱橫。
巧夕爭看織女機,彩云銷盡不成衣。如何村落柴門外,烏鵲都無一個飛。
誰寄天涯一葉秋。霜風起處久凝眸。浮云已倦塵中影,冷月還供夢外愁。紅袖怨,少年游。幾番回首散煙樓。流波應笑隋堤柳,凋盡離絲未肯休。
岧峣九天門,玉署青瑣闥。老我煙霞心,參商坐寥闊。十年望春云,不忍鑷白發。鴻雁還塞來,頻頻附書札。江湖秋水淺,舟楫苦不達。不知南山陽,梅花為誰發?
麟閣岧峣倚碧天,道山宿直燭如椽。誰憐老眼今多病,喜讀危詞屢絕編。一鶚奮飛方遠舉,雙魚緘素肯輕傳。益思張膽論時事,未敢昏昏只醉眠。
幽閨愁坐渾如夢。金縷盤雙鳳。幽香細細遣愁醒。小梅花發傍銀屏。正婷婷。淚痕雙界胭脂臉。鬢亸蛾眉斂。舊時情事莫追尋。未知天氣定晴陰。況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