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裘
今主臨前殿,懲奢??異裘。
忽看陽焰發,如睹吉光流。
麗彩辭宸扆,余香在御樓。
火隨余燼滅,氣逐遠煙浮。
素樸回風變,雕華逐志休。
永垂恭儉德,千古揖皇猷。
今主臨前殿,懲奢??異裘。
忽看陽焰發,如睹吉光流。
麗彩辭宸扆,余香在御樓。
火隨余燼滅,氣逐遠煙浮。
素樸回風變,雕華逐志休。
永垂恭儉德,千古揖皇猷。
如今君主親臨前殿,為懲戒奢侈焚燒奇異的裘衣。忽然看見火焰燃起,就像看到吉光在流動。華麗的色彩離開宮殿,余香還留在御樓。火隨著余燼熄滅,煙氣隨著遠煙飄浮。樸素之風回轉改變,奢華之事隨君主意志停止。永遠垂范恭謹節儉的美德,千秋萬代都應敬仰帝王的謀略。
主:君主。
懲奢:懲戒奢侈。??(ruò):焚燒。異裘:奇異的裘衣。
陽焰:火焰。
吉光:傳說中的神獸,這里形容火焰光彩。
麗彩:華麗的色彩。宸扆(chén yǐ):宮殿。
御樓:帝王所居的樓閣。
素樸:樸素。回風:風氣回轉。
雕華:奢華。逐志休:隨君主意志停止。
恭儉德:恭謹節儉的品德。
皇猷(yóu):帝王的謀略。
此詩可能創作于君主為了倡導節儉、整治奢靡之風,以焚燒奇異裘衣等行為來樹立榜樣的時期。詩人通過此詩對君主的這一舉措進行歌頌,反映當時社會對節儉美德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君主懲戒奢侈、崇尚節儉的行為,突出了節儉美德的重要性。其特點是通過具體場景描寫來表達主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詩歌對社會風氣和君主品德的關注。
舊時月,幽林寂歷駐清輝。敞瑤田千頃,莊嚴珊玉交枝。畫里盤拿凍蛟立,寒邊浮動翠禽知。閒蓑笠,釣罷舟回,來與題詩。相思。記前度、卻寄江南,淡冶春姿。泥跡分明,孤筇點破苔磯。玉笛聲殘雨初歇,綠陰子滿客忘歸。宵來夢,掃徑重尋,茅屋疏籬。
高為巔峰下為壑,群木慘慘風欲作。浮紅動翠何許似,別崦殘云明佛閣。眼中疑此洛南山,咫尺便到龍門灣。暗潮已落州渚出,新月未上漁樵還。商侯胸有群玉府,借酒時時一軒露。延春閣下墨淋漓,馀情亦及滄洲趣。好山好水如高人,豈直貌敬將心親。平生幾夢奉先寺,不知猿鳥猶相嗔。君不見飲酒吟詩狂太白,曾是匡山讀書客。泥涂失腳走憧憧,歲晚看云情脈脈。生今益壯業益修,未可造次思巖幽。披圖漬墨歌遠游,我無桓玄寒具油。
衣鮫綃兮美人,采白蘋兮水濱。裊翠翹兮為飾,步羅襪兮生塵。兮遠道,萋萋兮芳草,遠山眉兮澹掃。
少年場屋心,富貴輕秋毫。如何此偪仄,晚作空山逃。世方馳逐好,我獨儒書豪。寧甘往教遠,不肯十上勞。尚持鹍雞弦,自愛鳳尾槽。紛然涼州曲,誰賞郁輪袍。取之眾棄中,君眼亦已高。惜哉君更窮,相看兩蕭騷。
煙雨孤帆,又過錢塘江口。舟人道、官儂緣底,驅馳奔走。富貴何須囊底智,功名無若杯中酒。掩篷窗、何處雨聲來,高眠后。官有語,儂聽取。官此意,儂知否。嘆果哉忘世,于吾何有。百萬蒼生正辛苦,到頭蘇息懸吾手。而今歸去又重來,沙頭柳。
爨無煙火嘆廚貧,嘉蔌蒙頒勝八珍。苦口片時終雋永,端如藥石盡規人。
經霜落葉金堆地,過雨奇峰碧滿門。要識豐年在何處,牧兒橫笛下煙村。
驅車破蒼煙,飛壑見此洞。絕頂入清寒,凡軀斷登羾。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飛動。一徑徹丹崖,殘碑得捫弄。凌虛有高閣,遠目聊一送。秋色淡江天,跳出幾云夢。錯落解金魚,鏗錚鳴鐵鳳。慘澹一老僧,無言守虛甕。捧觴隨地主,偶爾逐啽哢。嶺南雖高秋,殘暑敵夏仲。名區更幽賞,絺绤堪一諷。志適形乃忘,真能變炎凍。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
相逢寧海岱,對語即江湖。肯抱臨淄瑟,聊攜督亢圖。官衙吟苜蓿,客館寄菰蘆。異日山陰興,能來白玉壺。
伯陽圣老,人貌天行。壽經億代,道冠群生。龍稱禮得,牛候書成。西關度跡,玄化冥冥。
清和天氣屬良辰,芳事枝頭跡已陳。閒涉小園銷永晝,尚留紅藥殿馀春。栽培元是根宜地,幻化須知花有神。約定明年身更健,詩篇又見一番新。
月夕浮云變蒼狗,無術因之徹其蔀。海風今夜東南來,盡捲飛埃絕纖垢。碧天萬里開冰壺,清光落我持杯手。宿羽聯翩翻露巢,寒兔迷離搗霜臼。嘉賓況爾平生歡,如此良宵寧可負。鄰家曲生好風味,三百青錢呼一斗。桂香正熟菊未莏,莼羹爛煮橙可剖。清樽倒射白獸光,綠波蕩搖金虬走。老儂斷葷不止酒,喜客和月吞入口。興酣且致舋舋談,歌成自答嗚嗚缶。百年此樂能幾何?瓢空更起謀諸婦。身間無事古所貴,有客無酒時則不。但愿月光長入杯,歲歲年年為君壽。明朝更上文筆峰,探支西風作重九。
正殿云開露冕旒,下方珠翠壓鰲頭。天雞唱罷南山曉,春色光輝十二樓。
絳闕岧峣五色中,六街風穩柳貪慵。金明解染波千頃,不似君王惠澤醲。
神山正怨極。幻落秋籬簪未得。紅艷亭亭似昔。又倦亸舞鬟,嬌留仙褶。輕鴻淺立。證斷釵寒圃重謫。驚秾麗,拂珊倚玉,奈此好顏色。蕭瑟。暮年詞筆。試想像、瓊葩徑尺。西風催送過翼。笛碎愁心,酒酹吟魄。耐霜霜更急。展錦字殘紅淚濕。瓊樓夜,霓裳重按,念我酒壚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