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嶰筠前輩二首 其一
蠻煙一掃眾魔降,
說法憑空樹法幢。
域外貪狼猶貼耳,
肯教狂噬縱村尨。
蠻煙一掃眾魔降,
說法憑空樹法幢。
域外貪狼猶貼耳,
肯教狂噬縱村尨。
像蠻地毒煙般的鴉片被一掃而空,眾多邪惡勢力紛紛投降,憑空宣講佛法樹立起正義的旗幟。國外那些貪婪如狼的侵略者如今也乖乖聽話,怎會允許他們像瘋狗一樣肆意狂咬呢。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嶰筠:即鄧廷楨,字嶰筠,是林則徐禁煙的重要支持者和戰友。
蠻煙:指鴉片煙。
法幢:佛教的旗幟,這里象征正義。
域外貪狼:指外國的侵略者。
村尨(máng):村中的惡狗,比喻侵略者。
此詩創作于鴉片戰爭前夕,當時林則徐和鄧廷楨等積極開展禁煙運動。在虎門銷煙后,取得了一定成果,林則徐以此詩和鄧廷楨相唱和,表達對禁煙成果的肯定以及對后續局勢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在于歌頌禁煙運動的初步勝利,展現出詩人的愛國精神和斗爭意志。它在當時具有鼓舞士氣、警示侵略者的作用,體現了林則徐等愛國志士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在近代愛國文學中具有一定地位。
思古原來為挽今,國民惻惻此胸襟。致身臣子曰忠藎,為答天王之智臨。霜剝風摧今日事,江湖廊廟往年心。天乎命也難窮極,一息還從真處尋。
風云雷雨催人老,閱歷滄桑幾變遷。得此素心成快晤,曾揮彩筆憶前緣。羨君驥足馳千里,愧我牛棚困廿年。喜借酒杯澆塊壘,天南地北語新鮮。
南山穿云下日腳,射日東海日不落。山明海瑩天宇空,南極老人住東郭。越人低頭拜北面,汗流走踣孫思邈。唐虞國脈何須切,官家調鼎我調藥。南山高,東海闊,莫莫朝朝候黃闥。山如礪,海如帶,屹屹官家舊龜蔡。
名卿俱令族,慶善集清門。佩玉師柔訓,稱詩得婦言。已嗟封馬鬣,不待歸魚軒。從此公侯事,凄涼屬采蘩。夫尊因受郡,子貴亦通朝。象服違偕老,幽宮不復朝。長川空滾滾,落葉自飄飄。哀挽青郊道,悲風送大招。
繡床倦倚怯深春,窗外飛花落錦茵。抱得琵琶階下立,試彈一曲斗清新。
神來擊鼓復吹簧,一道虹飛萬丈光。閶闔清風搖玉燭,至尊獨立殿中央。
黯黯陰陰沒大荒,髑髏無語劍生芒。青山有夢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鹿走平原沙莽莽,龍飛滄海雨浪浪。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樓尚慨慷。
兩袖清風一蹇驢,烏紗拋去又何如。蕭蕭數葉衙前竹,半入吟懷半入書。
華岳秋高不受寒,虎頭粉墨意蕭閒。赤城別有思仙夢,長在明星玉女間。
好山吾所慕,今日水西游。花雨千峰暝,松風六月秋。龍為人聽法,僧共鹿尋幽。如此林泉樂,榮名安足求。
筆端成大造,海鳥若相忘。暮雨汀莎濕,春風岸芷香。柳邊迷落絮,云里帶飛霜。總為經天藻,長留羽翰光。
舟泊東西客,詩招大小青。山高白月墮,草偃黑風腥。植物鐘英爽,精藍被寵靈。涼陰慎剪伐,留護石函經。
散發相逢大海頭,弇山堂下即糟丘。余歸故里攜通德,汝向新亭載莫愁。厎事歌魚來越郡,誰能騎鶴上揚州。皈依合傍蓮花社,天女維摩話昔游。
未渡鯨波寇盜深,中原回首涕成霖。清愁萬斛無消處,賴有幽花慰客心。
月浸澄溪,林搖薄晚。歡筵散盡寒侵半。客思無語坐燈宵,墻陰又滿梨花片。老味兼懷,纖蔥搦管。易成離恨難經慣。苔箋字里倩誰知,幽禽羞與時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