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戊戌五日半塘老人以清泉瓣香敬祀三閭大夫,依屯田體為迎神之章。率和一闋,醉醒清濁之感,未能發抒萬一也
誰與招魂湘皋路。零落佩蘭盈渚。揚舲緤馬,舊儃佪處。我思君,然疑作、斷飆遇。懸圃陳辭后,意悽楚。日夕靈修感,奈何許。
藉蕙肴芳,旋趁椒漿注。又冽泉傾,香蕓吐。白蜺嬰茀,古今恨、一時訴。望修門,獨醒意,但凝佇。
江水沈沈黑,夜猿苦。魂兮歸來些,颯風雨。
誰與招魂湘皋路。零落佩蘭盈渚。揚舲緤馬,舊儃佪處。我思君,然疑作、斷飆遇。懸圃陳辭后,意悽楚。日夕靈修感,奈何許。
藉蕙肴芳,旋趁椒漿注。又冽泉傾,香蕓吐。白蜺嬰茀,古今恨、一時訴。望修門,獨醒意,但凝佇。
江水沈沈黑,夜猿苦。魂兮歸來些,颯風雨。
在湘水邊的路上,能有誰為屈原招魂呢?岸邊到處是凋零的佩蘭。駕著船、牽著馬,來到往昔徘徊之地。我思念著您,心中半信半疑,如遇急風。在懸圃陳述言辭之后,心情凄涼悲楚。從早到晚都為君主的作為而感慨,卻無可奈何。用蕙草包裹著佳肴,隨即斟滿椒漿。又傾倒清澈的泉水,散發著香蕓的氣息。白虹縈繞著車,古今的遺憾,都在這一刻傾訴。望著郢都的城門,懷著獨醒的心意,只能凝神佇立。江水深沉而黑暗,夜里猿猴哀鳴凄苦?;昶前?,回來吧,伴隨著颯颯風雨。
湘皋:湘水岸邊。
佩蘭:佩戴的蘭花,象征高潔。
揚舲緤馬:駕船牽馬。揚舲,劃船;緤馬,牽馬。
儃佪:徘徊。
然疑:半信半疑。
斷飆:急風。
懸圃:神話中昆侖山的仙境。
靈修:指君主。
藉蕙肴芳:用蕙草包裹著芳香的佳肴。
椒漿:用椒浸制的酒。
白蜺嬰茀:白虹縈繞著車。蜺,同“霓”;嬰,縈繞;茀,車蔽。
修門:郢都的城門。
沈沈:深沉的樣子。
些:語氣詞。
戊戌年五月初五,半塘老人祭祀屈原,依柳永詞體創作迎神之章。作者隨之唱和。當時社會動蕩,作者可能借祭祀屈原,抒發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以及自身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追思屈原,借古抒懷。其突出特點是化用楚辭意象和詞句,營造出濃厚的古典氛圍。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近代詞人對傳統詩詞的繼承與創新,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寂寂獨看金燼落,
紛紛只見玉山頹。
自羞不是高陽侶,
一夜星星騎馬回。
禪思何妨在玉琴,
真僧不見聽時心。
秋堂境寂夜方半,
云去蒼梧湘水深。
揮毫起制來東省,躡足修名謁外臺。好著櫜鞬莫惆悵,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魚書輕刺史,今朝自請左魚來。青云直上無多地,卻要斜飛取勢回。
東城南陌昔同游,坐上無人第二流。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須歡喜作鄰州。
西皞司分晝夜平,
羲和停午太陰生。
鏗鏘揖讓秋光里,
觀者如云出鳳城。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武昌山下蜀江東,
重向仙舟見葛洪。
又得案前親禮拜,
大羅天訣玉函封。
唱得涼州意外聲,
舊人唯數米嘉榮。
近來時世輕先輩,
好染髭須事后生。
迎得春光先到來,淺黃輕綠映樓臺。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倩猜。
巫峽巫山楊柳多,朝云暮雨遠相和。因想陽臺無限事,來君回唱竹枝歌。
公府政多暇,思與仁智全。
為山想巖穴,引水聽潺湲。
軒冕跡自逸,塵俗無由牽。
蒼生方矚望,詎得賦歸田。
閣下從容舊客卿,寄來駿馬賞高情。
任追煙景騎仍醉,
須知上宰吹噓意,送入天門上路行。
鳳輦尋春半醉回,
仙娥進水御簾開。
牡丹花笑金鈿動,
傳奏吳興紫筍來。
誰云隼旟吏,長對虎頭巖。
中庭起崖谷,漱玉下漣漪。
丹丘誰云遠,寓象得心期。
豈不貴鐘鼎,至懷在希夷。
唯當蓬萊閣,靈鳳復來儀。
詩書入京國,旌旆過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