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其七
報慈家風,淡薄廚堂。諸事蕭索,唯有金剛。
眼睛四海,禪人咬嚼。咬得破,曠劫無明。須臾銷鑠,天上人間,自在快樂。
咬不破,成結縛。六用門頭,塵緣競作。
你咬嚼,閒處著。燦爛無瑕,光明閃爍。
幾回覿面相呈,自是諸人諱卻。
報慈家風,淡薄廚堂。諸事蕭索,唯有金剛。
眼睛四海,禪人咬嚼。咬得破,曠劫無明。須臾銷鑠,天上人間,自在快樂。
咬不破,成結縛。六用門頭,塵緣競作。
你咬嚼,閒處著。燦爛無瑕,光明閃爍。
幾回覿面相呈,自是諸人諱卻。
報慈寺的家風,是廚房生活簡樸。寺里諸事冷清,只有《金剛經》。佛法的智慧如眼睛能觀照四海,供禪修者去體悟。若能參透,無量劫來的愚癡煩惱,很快就會消除,無論天上還是人間,都能自在快樂。若參不透,就會被束縛。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被塵緣所擾。你去體悟,要在閑暇時用心。這佛法如燦爛無瑕、光明閃爍的珍寶。多次當面呈現,只是眾人不愿面對。
報慈家風:報慈寺的風格傳統。
淡薄廚堂:指廚房生活簡樸。
金剛:指《金剛經》。
曠劫:極長久的時間。
無明:愚癡、煩惱。
銷鑠:消除。
成結縛:被束縛。
六用門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閒處著:在閑暇時用心。
覿面:當面。
這首偈子是禪宗僧人所作。禪宗注重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方式來傳達佛法義理,幫助修行者開悟。報慈寺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和修行傳統,此偈應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為教導禪修者如何參透佛法、擺脫煩惱而創作。
這首偈子主旨是勸人參透佛法以解脫煩惱。它以報慈寺的生活為切入點,用形象的語言闡述參禪的關鍵。在禪宗文學中,以這種直白方式講法的偈子較為常見,對研究禪宗思想和修行方式有一定價值。
樂水不論船,
樂山不問樹。
不求畫中物,
惟耽畫中趣。
想當含毫時,
粉墨不待具。
眼光落縑素,
但覺風雨至。
菊殘葉謝,對雅吟、如逢老圃擎霜。花比人稀,影同云薄,高秋經露難當。墜英斂芒。憶昨時、曾染嬌黃。趁斜曛、散步巡行,兩三余梗似柔桑。
休恨此花開晚,只看花興懶,易沁愁腸。寥落宜休,豐神都減,難同白恰尋芳。故園久荒。付暗蛩、竹瘦松涼。到籬邊、重與盤桓,尚余清酒香。
正道無委轍,邪蹊多旁通。
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東。
所以古人介,蚍蜉視三公。
去此日云遠,誰能躡其蹤。
偉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
華構揭巨扁,烈烈生清風。
豈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
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鴻濛。
愿言堅砥柱,屹向橫流沖。
心乎茍勿替,會見收奇功。
長安三月黃鸝飛,杏花如雪飄人衣。陸郎二十擅文譽,早向甘泉獻賦歸。
瓊林日高酒如乳,意氣侵凌天尺五。中坐賓僚列上公,教坊細樂呈新譜。
君家慶澤葉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孫。蟬聯七貴傳三葉,儒雅風流在一門。
鳷鵲樓前瑞煙起,朝回躍馬鳴珂里。甲第還因主得名,都人盡指官為氏。
君不見侍郎府前槐樹生,中書省里盤石平。昭侯世擅江東美,更有平原入洛京。
因巡來到此,
矚海看波流。
自茲一度往,
何日更回眸。
古井無由浪,浮云一掃空。詩書修孔業,場圃嗣豳風。懼在饑寒外,憂形寤寐中。吾年雖日逝,猶冀有新功。
舊業還耕釣,殘年迫耄期。筋骸衰后覺,力量夢中知。客約溪亭飲,僧招竹院棋。未為全省事,終勝宦游時。
屏跡歸休后,頤生寂寞中。忍貧辭半俸,學古得全功。西埭村醅釅,東陂小彴通。經行有佳趣,稚子也能同。
嶧陽渾璞凱風心,
此是姚虞膝上琴。
我有全琴元不斲,
時攜枕簟臥清陰。
久憶故鄉月,涼秋送客歸。
天隨江樹轉,人抱水云飛。
露草逮零節,煙村含薄暉。
風吹殘葉過,和冷上征衣。
禽聲旅思共凄凄,
猶憶戈船下五溪。
今日園林閒縱步,
鷓鴣從爾任情啼。
臺前月出坐處
枕上雞鳴起時
時常料理公牘
閒亦吟哦小詩
二儀之門,萬象之根。
有無難議,青白不痕。
借功承祖禰,了事付兒孫。
采華香負蜜蜂股,齊物夢翻蝴蝶槐。
即相離相,知恩報恩。
四月薰風轉,三天瑞景舒。
歌從歸啟后,壽起祝堯初。
詩喜南山對,身甘北闕疏。
九韶音未作,朝野自歡如。
紙帽行游事可羞,
教奴短布累奴愁。
兒郎愛馬偷騎去,
妾貌如花當九牛。
至人心共陽春似,星回壽昌明照。猿嘯峰青,魚潛海碧,南北閒閒登眺。浮家更好。有橘里棋新,缽邊詩峭。紙閣蘆簾,潁濱偕隱不知老。
隨身書卷接軫,為傾襟舊雨,揮斥多少。一勺廉泉,雙弓義粟,喜有延陵同調。仁風繚繞。許錯跡三高,儳名四皓。勝日筵開,聯蹁扶杖到。
靜院隔塵境,微涼生暮天。
寫懷詩俊逸,投我意勤拳。
鶴夢風驚覺,花神月與傳。
想應箕踞處,清極不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