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亞卿復致政歸螺江
五十馀年任畏途,爾來歸興逐莼鱸。
風搖雙佩辭三殿,云引孤帆入五湖。
荔酒醉眠花下榻,茶煙吹起竹邊廚。
白頭富貴人間少,況復身閒一事無。
五十馀年任畏途,爾來歸興逐莼鱸。
風搖雙佩辭三殿,云引孤帆入五湖。
荔酒醉眠花下榻,茶煙吹起竹邊廚。
白頭富貴人間少,況復身閒一事無。
五十多年都在仕途的險途中任職,如今你歸鄉的興致如同思念家鄉美食的人一樣急切。你身佩雙玉在風中搖曳著辭別宮殿,云朵引領著孤帆駛向五湖。你可以用荔枝酒灌醉自己,在花下的床榻上酣眠,竹邊廚房飄起裊裊茶煙。白頭且富貴的人在人間很少,更何況你還能悠閑自在、無事一身輕。
畏途:艱險可怕的路途,這里指仕途。
爾來:如今,近來。
莼鱸:用西晉張翰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莼菜、鱸魚膾,遂辭官歸鄉的典故,表達歸鄉之情。
雙佩:古人身上佩戴的玉飾,這里指官員服飾。
三殿:宮殿,這里指朝廷。
五湖:一般指太湖,這里泛指歸隱之地。
致政:辭官退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友人吳亞卿在仕途歷經多年后選擇辭官歸鄉,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仕途充滿變數和挑戰,而辭官歸隱也是部分官員的一種選擇。詩人創作此詩時,心境可能是為友人能擺脫仕途束縛而感到欣慰。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辭官歸鄉,突出了友人歸鄉后的閑適生活。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送別、表達情感的一種常見創作。
扁舟夜泛,向子陵臺下,偃帆收櫓。水闊風搖舟不定。依約月華新吐。細酌清泉,痛澆塵臆,喚起先生語。當年綸釣,為誰高臥煙渚。還念古往今來,功名可共,能幾人光武。一旦星文驚四海,從此故人何許。到底軒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與。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舉。
歲去紅顏盡,愁來白發新。今朝開鏡匣,疑是別逢人。
居萬雙山巔,土瘠稀良田。 豐歉擊饑飽,民命懸于天。 人憂庚子歉,我見為豐年。 蠶登百谷熟,箱萬倉盈千。 異哉粟四穗,一干生南阡。 豈無連理木,亦有雙華蓮。 維茲孕瑞粟,庶補民艱鮮。 嘉生本協氣,此事非偶然。 竊聞野老說,守令仁且賢。 官清簡案牘,刑省空扉圜。 農耕士力學,工肆商充廛。 午雞桑樹鳴,夜犬花村眠。 君不見漁陽歌秀麥,善政青史編。 又不見中牟書嘉禾,德化今古傳。 猗歟際圣代,奇祥呈八埏。 愿言叫閶闔,入秦冕旒前。
笙簧繚繞,書鼓聲喧,佳人對舞繡簾前。高卷鋪襯,廣列華筵。人人獻香祝壽,捧流霞,永慶高年。名香爇,睹重重華蓋,金獸噴煙。 一愿皇恩頻降,松柏對龜鶴,彭祖齊肩。二愿子子孫孫,盡貢三元,石崇富貴也休夸,陸地神仙。更三愿,愿年年佳慶,永保團圓。
映日龍輴動,喧天鳳吹休。 橋仙融碧,梧野結云愁。 萬葉休符衍,三年孝制修。 臣民瞻祖載,慟哭拜江流。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
死卻王褒五百春,資中不見有詞臣。 今朝忽遇登龍客,喜殺西郊謝逸人。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律轉黃鐘,堯蓂尚、零星一葉。人盡道、當年此日,誕生豪杰。我是君家門下士,三年屢獻陽春雪。更此行、騎鶴上揚州,恩稠疊。君有子,文章伯。君有女,夸才色。更風流醞藉,東床佳客。婿祝長生兒祝壽,玉杯舉罷金杯接。愿年年、長醉臘前梅,梅梢月。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抗殿疏龍首,高高接上玄。節當南至日,星是北辰天。 寶戟羅仙仗,金爐引御煙。霏微雙闕麗,容曳九門連。 拂曙祥光滿,分晴瑞色鮮。一陽今在歷,生植仰陶甄。
閑登高閣,嘆興亡滿目,風煙塵土。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云暮雨。秋水長天,落霞孤鶩,千載名如故。長空淡澹,去鴻嘹唳誰數。遙憶才子當年,如椽健筆,坐上題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遺恨西山南浦。往事悠悠,昔人安在,何處尋歌舞。長江東注,為誰流盡今古。
占西風早處,一番雨,一番秋。記國園斜陽,去年今日,落葉林幽。悲歌幾回激烈,寄疏狂、酒令與詩籌。遺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難留。 嗟休。觸緒繭絲抽。舊事續何由。奈予懷渺渺,羈愁郁郁,歸夢悠悠。生平不如老杜,便如它、飄泊也風流。寄語庭柯徑竹,甚時得棹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