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霽二首 其一
稍止今朝雨,猶埋瘴嶺云。
亂流安可塞,故老未嘗聞。
陰怪群難數,陽光晚漸分。
僅能存井邑,不復念鋤耘。
稍止今朝雨,猶埋瘴嶺云。
亂流安可塞,故老未嘗聞。
陰怪群難數,陽光晚漸分。
僅能存井邑,不復念鋤耘。
今天的雨稍稍停了,可瘴氣籠罩的山嶺仍被云霧掩埋。湍急的水流怎能堵塞,這是老人們都未曾聽聞之事。陰邪怪異的事物多得難以計數,傍晚時分陽光才漸漸顯現。僅能保住城鎮,已無暇顧及田間耕種。
稍霽:雨稍停。
瘴嶺:有瘴氣的山嶺。
亂流:湍急的水流。
故老:老年人。
陰怪:陰邪怪異的事物。
井邑:城鎮。
鋤耘:田間耕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多雨時節,自然環境惡劣,洪水等災害嚴重影響百姓生活,詩人目睹此景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惡劣自然環境對百姓生活的影響。特點是寫實,生動展現災害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當時社會現實,有一定史料價值。
海岸山岧峣,飛霞凌紫霄。中棲鍊形子,綠發顏不凋。漆點雙瞳人,神授養生訣。暮乘赤城風,晨謁玉京闕。振迅鶴氅凈,翱翔鳧舄輕。金丹自愛惜,綠酒陶性情。我慚塵土姿,解后方外友。忘形時一見,談屑紛在口。今朝聞還山,惜別令人嗟。相思欲相見,難訪碧桃花。
雨入秋宵滴到明,不知有意復無情。若言不攪愁人夢,為許千千萬萬聲。
小卒橫挑丈二殳,褒衣長帽似臞儒。當街一喝人爭避,如此威獰更有無。
萬里飛來渡海西,靈禽玉爪不沾泥。?身欲抉群鵝隊,展翅能追天馬蹄。萬里縱橫嫌地窄,千層沖突覺天低。何須更結鸞凰友,應與云鵬力量齊。
虞揭凋零玉署空,堂堂至正獨推公。氣全河岳英靈秀,手抉云霞制作工。江總歸陳翻恨老,賈生鳴漢早稱雄。丹青似有無窮意,卻寫南冠入畫中。
種田南山下,土薄良苗稀。稊稗日以長,荼蓼塞中畦。路逢荷蓧人,相顧徒嗟咨。我欲芟其蕪,但念筋力微。終焉鮮嘉谷,何以奉年饑。誰令惡草根,亦蒙雨露滋。豈無力耕人,悠悠興我思。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宜廟宜郊,以告德音。歸牛休馬,豐稼于野。我武惟皇,永保無疆。
西風林下鬢蕭然,轉眼中年近晚年。蹤跡自憐飄泊里,情懷偏愛寂寥邊。秋燈茗椀同僧話,夜月藜林對鶴眠。自喜拙謀從事簡,豈應高尚絕塵緣。
吁嗟溪中魚,離我兩百日。日日啖雙腮,終焉意不適。
川云岳雨天模糊,萬里山亭此客孤。又借南風吹一月,酒葫蘆打藥葫蘆。
看君繡斧秣陵回,烏府遙應接鳳臺。寒雨鐘山千水下,白云秋色大江來。時危攬轡中原出,日近封章北極開。當道狐貍何足問,邊城今有郅都才。
碧山投老始成游,總為昭陵土一抔。片語不留身后計,一生長抱域中憂。人非金石誰千古,世有神仙定十洲。欲識姓名傳遠近,遙天星斗大江流。
適與饑寒會,重懷旅寓年。通家無仲子,舉世有誰賢。褊性多違俗,權門豈慕膻。芳蘭慚下體,玉樹每齊肩。衣冷分繒絮,囊空乞酒錢。雪深燒燭夜,春遠踏花天。人事零如雨,歡期斷若煙。黃塵三歲別,白日幾回眠。朱頰今何似,華顛漸可憐。終能忘一飯,語報愧茫然。
一溪秋水碧溶溶,逆掉扁舟溯晚風。臥看峰巒聳奇勢,心疑造化炫殊功。賓云曲斷笙簫遠,機石苔荒組織空。仙理冥冥難究詰,抽簪歸隱羨劉公。融結山川鑿混元,誰為窟宅遺神仙。三千曾會幔亭客,十六仍標洞府天。崖有珍苞不緣種,棺遺清骨莫知年。披圖昔謂多增飾,至此方知畫未全。
傳記區區考異同,文章空愧楚人功。窮年弄筆知何事,蕓葉香中作蠹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