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烏衣巷
古跡荒基好嘆嗟,
滿川吟景只煙霞。
烏衣巷在何人住,
回首令人憶謝家。
古跡荒基好嘆嗟,
滿川吟景只煙霞。
烏衣巷在何人住,
回首令人憶謝家。
古老的遺跡和荒廢的地基實在讓人感嘆,滿河可吟賞的景色只有煙霞。烏衣巷如今還有什么人居住呢,回首往事不禁讓人想起當年的謝家。
荒基:荒廢的地基。
嘆嗟:嘆息。
煙霞:煙霧和云霞,這里指自然景色。
謝家:東晉時居住在烏衣巷的名門望族,如謝安等。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游覽烏衣巷時,看到曾經繁華的烏衣巷如今變得荒廢,結合東晉時期謝家等名門大族在此居住的歷史,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也經歷著一些變遷,詩人由此引發對歷史興衰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烏衣巷的今昔變化抒發情感,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突出,但也是眾多懷古詩中的一首,反映了人們對歷史變遷的關注和思考。
浩蕩夷亭意,經過鄴下來。王門占玉節,春日上銅臺。游子牽多夢,高堂候舉杯。蘼蕪江畔草,應挽使船回。
從來妙論楚君臣,笑對征南問水濱。天外愁冤疇佐證,暗中摸索慰西鄰。柔然部落時遷徙,張瑴頭顱判假真。上國遠懷關怙冒,池魚遺禍事相因。
琳宮肅弘敞,華館通曲密。蘿月白紛紛,竹風清瑟瑟。至人本無夢,恬澹志專一。頎然羽衣仙,胡造規中室。同作鈞天游,飛行周八極。蝶化漆園吏,蟻聚槐安國。斯理倘能求,至道諒可得。
邊塞驚風,長空落日,荒原萬馬頻嘶。啼鴻斷續,聲壓野云低。極目寒煙如帶,黃昏后無限凄迷。更那堪登高望遠,灑淚向遼西!興亡渾似夢!龍樓鳳闕,轉眼都非!嘆英雄俠骨,血染征衣。賺得殘碑斷碣,漁樵外姓字誰知!流年暗度惆悵甚,回首不勝悲!
今人行業古人心,落落孤標物外尋。白鷺洲前春有腳,五羊城外海無音。雄才未遂甘丘壑,清夢猶能到石林。世運興衰看不盡,赤松橋北未沉沉。
小雨濕斜暉,殘紅閣翠微。寺遙僧過少,河漲客來稀。習靜留云住,乘閒放鶴飛。幾農侵月散,知罷桔槔歸。
避俗人皆棄,安貧世共遺。臨風歌對酒,倚竹坐題詩。雨冷閒松榻,燈昏冷蕙帷。青山對馬鬣,引領淚交頤。
記稱成禮,詩詠飽德。卜晝有典,厭夜不忒。彝酒作民,樂飲虧則。腐腹遺喪,濡首亡國。哲彼六馬,去茲三惑。占言孔昭,以求溫克。
飛來梁寺倚峰頭,福地今看嶺外收。千嶂坐當青靄合,一江遙瞰碧灣秋。樓間帝子空留蛻,巖畔高僧忘狎鷗。處處名山瑤草滿,荷衣遲綴赤松游。
履善承三益,明心鑒百神。抱雛期晚歲,愛日托洪鈞。對世聞歌鳳,披經溯獲麟。將因春草色,瀟灑問江津。
新逢逆旅酒家仙,濯足常揮子母錢。袖得元龍詩句在,數行行草似張顛。
杜詩韓筆盡珠璣,蝸角蠅頭魅影微。不入青山仍習靜,只應白首便忘機。月移清蔭潛侵枕,花縱芳香亂入幃。自省尚虧禪定力,借攤書卷闔心扉。
世情那可問,青歲欲移家。魚得陶公法,耕燒龐老畬。種桃求漢核,食棗慕齊花。醉臥滄浪曲,科頭看日斜。
千秋此夾谷,駐馬意徘徊。蒼嶺鋒爭向,青天線劃開。人疑懸索度,水憶建瓶來。回首兵車地,虛生命世才。
明妃初出塞,宛轉意何窮。上馬琵琶曲,流悲入漢宮。自言妾命薄,萬里去和戎。今日蘼蕪草,青青向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