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其十六
此方真教體,
清凈在音聲。
欲入三摩提,
實從聞中證。
此方真教體,
清凈在音聲。
欲入三摩提,
實從聞中證。
這個地方真正的佛法教體,清凈就蘊含在音聲之中。想要進入三摩提這種禪定境界,實際上要從聽聞佛法中去證得。
真教體:真正的佛法教體。
三摩提:又作三摩地,意為等持、正定,是一種禪定境界。
證:證得,通過修行而獲得某種境界或智慧。
偈語通常是佛教高僧大德對佛法的感悟和開示。此偈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修行過程中,對佛法中通過聽聞音聲來證悟佛法這一理念有了深刻體會,便以偈語形式表達出來,用于教導信眾或分享修行心得。
這首偈語主旨是闡述通過聽聞音聲來證悟佛法、進入禪定境界的修行方法。其特點是簡潔直接,點明修行關鍵。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語是傳播佛法思想的重要載體,對佛教修行者有指導意義。
白日在天上,明兩以作離。人君發天德,普照亦如之。浮云纖末生,倏見昏陰滋。玄象有混辟,懷歌盛明時。
中書堂帖下諸城,搖首庭中號獨清。此后方知樞密事,從今北地轉相驚。
客路逢佳節,無歡更益愁。前山造云日,登陟不因游。
誰家臨水亞朱扉,樓外風閑柳線垂。昨夜濛濛春雨小,杏花開到背陰枝。
孤燈照長夜,膏盡燈影滅。劃見窗戶間,鮮鮮有明月。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卷帙桓譚富,篇章杜甫貧。乾坤容傲骨,海岳遂閒身。坐挾垂綸客,行招荷鍤人。一癡殊未厭,久已絕貪嗔。
惜此珊瑚玦,棲之薜荔床。青山圍坐密,白日放歌長。客久違朝籍,人誰問夕郎。駕車容一駟,何必更留良。
竹意吾為誰,山曰子非我。未知回孰賢,自贊午也可。
鳳凰山色鳳凰泉,山下泉邊有隱仙。同是荒榛埋沒久,一朝題目萬人傳。
長流下蒼梧,此地當關節。駐兵遏西賊,首尾困橫決。縱有桀驁資,難逃死鈇鉞。昔人多遠謀,戍甲豈虛設。承平日既久,什伍坐分裂。時見村落間,殘猺猶草竊。殺人無寧歲,焚黥蠶犁缺。不俟猖獗馀,生靈已摧折。馳書懇當道,撫捕牽多說。痛念心欲寒,經過指頻嚙。從來事姑息,寇亂無休歇。爝火堪燎原,其機當早滅。
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長庚到曉空陪月,太歲今年合守心。相與齧氈持漢節,何妨振履出商音。孤云倦鳥空來往,自要閑飛不作霖。
森森羽節導云軿,鸞背微聞縹緲笙。小隊《霓裳》多似雨,眾中誰是董雙成?
霜天云霧結,山月冷涵輝。夜接故鄉信,曉行人不知。
罰籌滿把槽仍滴,鲙手千刀刃必迎。春若背教花不老,恣挨紅陣燥瑤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