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六首
三處移場定是非,頑心全不改毫釐。胡言漢語憑誰會,鐵額銅頭也皺眉。
賢圣法來未曾殺,而今斷這一刀休。果然葛怛胸中落,笑殺靈山老比丘。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驀就膏肓打一針,當時無處著渾身。呵呵笑入嚴陽去,蛇虎為鄰不可尋。
臘月蓮花菡萏香,三回賞手不尋常。直饒會得須眉落,早是龜毛數丈長。
有問冬來事,京師出大黃。貪他一粒粟,失卻半年糧。
三處移場定是非,頑心全不改毫釐。胡言漢語憑誰會,鐵額銅頭也皺眉。
賢圣法來未曾殺,而今斷這一刀休。果然葛怛胸中落,笑殺靈山老比丘。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驀就膏肓打一針,當時無處著渾身。呵呵笑入嚴陽去,蛇虎為鄰不可尋。
臘月蓮花菡萏香,三回賞手不尋常。直饒會得須眉落,早是龜毛數丈長。
有問冬來事,京師出大黃。貪他一粒粟,失卻半年糧。
在三處轉移場所來判定是非,頑固的心性絲毫未改。胡言亂語般的話語誰能領會,就算是鐵額銅頭的人聽了也會皺眉。賢圣的佛法從來未曾殺戮,如今斷了這一刀也就罷了。果然心中的煩惱像葛藤般落下,能讓靈山的老比丘都笑壞了。一槳劈頭毫無阻攔,大海的波濤都徹底干涸。大家都說是單傳和直指人心,誰知道都被祖師欺騙了。突然朝著要害打一針,當時讓人無處藏身。呵呵笑著進入嚴陽,與蛇虎為鄰難以尋覓蹤跡。臘月里蓮花還散發著菡萏的香氣,三次贊賞可不尋常。就算能領會也會驚得須眉脫落,可這已經像龜毛有幾丈長一樣虛幻。有人問冬天的事情,回答說京師出大黃。貪圖那一粒粟米,卻失去了半年的糧食。
移場:轉移場所。
頑心:頑固的心性。
胡言漢語:指難以理解的話語。
鐵額銅頭:形容人意志堅定、頑固。
葛怛:比喻心中的煩惱、糾結。
老比丘:指年長的僧人。
橈:船槳。
單傳、直指:佛教禪宗的傳承和修行方式。
祖師:指禪宗祖師。
謾:欺騙。
驀:突然。
膏肓:指人體要害部位。
菡萏:荷花。
賞手:贊賞。
龜毛:比喻虛幻不存在的事物。
大黃:中藥材。
《頌古六首》這類禪詩創作于禪宗發展時期。當時禪宗盛行,禪僧們通過頌古來闡釋佛法、表達對禪理的感悟。作者可能是在修行過程中,對世人的愚鈍、對佛法的理解等有所感觸,從而創作此詩以啟發他人,傳播禪法。
這組詩主旨圍繞禪理,以獨特的意象和通俗的語言表達對佛法的見解。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機,用形象的描述和故事啟發人們思考。在文學史上,是禪宗文學的一部分,對研究禪宗思想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價值。
剪燭西窗,淡妝小倚屏山畔。翠箋玉管。伴我推敲慣。月釀輕寒,寂寂春宵半。更籌轉。香殘人倦。夢繞梨花院。
深谷有枯草,陽崖茂嘉卉。茲豈物性殊,植高稟氣異。巍巍衛、霍勛,赫赫椒房勢。襁褓皆列侯,枝附盡高位。功成正少年,天幸易為致。誰識故將軍,吞聲霸陵尉。簡子嘆雀雉,其意殊堪嘲。初質猶不保,化生亦徒勞。如何秦、漢世,妄意希松喬。蒼生力已盡,方士氣正驕。秦女去不返,三山終迢遙。廢書仰天嘆,浮云開碧霄。
沙寒雪后天,鳧雁將儔侶。獨怪蓑笠翁,維舟一歸去。
一自端明去外臺,脩途松蓋屬誰栽。仁心既許推仁政,玉筍清班趁早排。
群峰聳蒼翠,延賞豁心目。載酒呼朋儔,探奇向山麓。登頓出云厓,煙霄聊置足。俯躬拾瓊玖,舉手攬朝旭。萬象逞殊觀,胸臆屢超忽。憑虛發長嘯,流聲振林谷。乘醉招鸞凰,高情逸埃俗。
太息人間世。憶同鄉、前朝司馬,上公門第。十萬貔貅屯紫塞,一劍橫空節制。叱詫處、風雷齊起。倏忽華堂生荊棘,斷蓬寒、捲散群羅綺。山邱恨,幾時洗。女孫遠落天涯里。半生來、侯門廝養,禿襟盤髻。瞥遇風前談鄉邑,歷歷家門能記。說不盡、傷心情事。苦語未終忙搖手,淚呼君、住訴飄零意。我亦是,諸王裔。
吾憶東林北,庭前巧作山。乍晴風苒苒,久雨蘚班班。漁釣滄洲靜,樵歌白日閑。蓬瀛仙世界,容易落人間。
晚云樓閣若為雄,百感蕭條戰伐中。驟雨忽來春夢短,驚烏不見柘枝空。重尋門巷疑非舊,再造山河凜至公。獨有收京萬行淚,衰顏聊付酒邊紅。
九府雄劇地,命舉廉能吏。公乃得蘇州,乘傅其往蒞。賦重役苦繁,豪猾踞奸利。銜尾請畫諾,徉若不省視。三日召庭詰,貫盈立捶斃。旋復蠲煩苛,條教釐次第。搏擊乳虎威,喔咻慈烏意。募佃官民田,減額第一義。荒賑濟農倉,馀充雜辦費。糧馬三十年,死者補以繼。棕布七百疋,闊者抱以詣。設法為之防,立簿為之記。公以吏起家,故習知吏事。讀書多奚為,善規自全計。驛騷糾過客,橫暴抗中使。巡方長揖之,拜跪斥往例。詩獻除新銜,禮恭報故誼。中丞諸善政,協力受委寄。詔許得上書,動與朝廷議。上惟遂所請,下各行其志。凡轄縣有七,百萬生靈系。道在手制人,而不受人制。權輕民斯玩,法密政斯弊。即遇古循良,無能奏一技。神駒責千里,先請寬鞭轡。
終日聽鶯語,商量一樹梅。看承花未了,排辦雨將來。
煙蘿十里映松林,幾處香泉漱玉琴。試問老僧空寂處,閒云一片碧潭深。
眼中形勢盡登臨,前輩經營亦苦心。一道星河天廩近,千年風氣水門深。驛亭東去多遼使,商舶南來半越吟。漕計經春定何似,長安三月米如金。肩輿南浦復西邱,盡日淹留為此州。云隱層城才見塔,水漫孤渡偶逢舟。林風力淺花能晚,山雨聲遲麥未秋。最是中丞憂國計,幾回獨立向東流。
嶺外花朝花事齊,故人載酒滿江堤。誰知獨冒風霾色,千里鳴沙似磧西。
四海聲名桂一枝,流年僅及手中蓍。康成未免龍蛇厄,翁子寧酬富貴期。天上玉樓須好記,人間金谷漫遺詩。宦途落寞知音絕,三撫朱弦只自悲。憂國囊封豈是疏,有才無命信何如。風回冊府三山遠,星殞郎墻一位虛。賈誼自傷終太傅,薛收若在必中書。哀哉埋玉今何地,卻返當年處士廬。期公簪橐侍甘泉,底是上天不假年。才大難為當世用,文高猶有后人傳。魂銷閩檄千山路,淚挽銀河七月天。會葬誰歟銘郭泰,固應無愧翠珉鐫。
暫爾塵氛遠,居然心境幽。遣懷頻覓句,窮睇獨登樓。禾黍孤村晚,芙蓉夾岸秋。自甘疏懶性,清世愧沉浮。搖落深秋后,凄涼欲暮時。印階多鳥篆,網戶總蛛絲。竹圃風聲集,蕉庭日影移。時逢攜酒伴,相與醉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