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查韜荒
誤以鴻文作古人,卻從岐路拜清塵。
妙年已定千秋業,壯志空憐四海身。
地盡□鷹增羽翼,天昏江月露精神。
因君更灑臨風淚,不是明珠愧所親。
誤以鴻文作古人,卻從岐路拜清塵。
妙年已定千秋業,壯志空憐四海身。
地盡□鷹增羽翼,天昏江月露精神。
因君更灑臨風淚,不是明珠愧所親。
誤以為寫就鴻篇巨著的你是古人,卻在岔路上有幸拜謁到你。你年少就已奠定千秋大業,可壯志未酬只能憐惜這漂泊四海之身。大地盡頭雄鷹增添羽翼,天色昏暗江月更顯精神。因為你我臨風灑下熱淚,并非自己像明珠卻有愧于親友。
鴻文:指查韜荒的文章。
清塵:對他人的敬稱。
妙年:年少。
□鷹:此處□可能為“饑”等,饑鷹比喻有雄心壯志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可能是作者在與查韜荒相遇后,有感于其才華和經歷而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讓有才華之人難以施展抱負的情況,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理解和共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查韜荒的贊賞與同情。突出特點是情感飽滿,意象運用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吳蜀何年別,相逢漢水頭。
望鄉心共醉,握手淚先流。
宿霧千山曉,春霖一夜愁。
離情方浩蕩,莫說去刀州。
愛爾似龍媒,翩翩千里回。
書從外氏學,竹自晉時栽。
擁棹逢鷗舞,憑闌見雨來。
上堂多慶樂,不醉莫停杯。
軺車忽枉轍,郡府自生風。
遣吏山禽在,開罇野客同。
古墻抽臘筍,喬木飏春鴻。
能賦傳幽思,清言盡至公。
城欹殘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來少,相歡一醉中。
雖聽采蓮曲,詎識采蓮心。
漾檝愛花遠,回船愁浪深。
煙生極浦色,日落半江陰。
同侶憐波靜,看妝墮玉簪。
回環路不盡,歷覽意彌新。
古木畬田火,澄江蕩槳人。
緩歌尋極浦,一醉送殘春。
莫恨長沙遠,他年憶此辰。
經過里巷春,同是謝家鄰。
愿我覺衰早,荷君留醉頻。
松高猶覆草,鶴起暫縈塵。
始悟達人志,患名非患貧。
綠砌紅花樹,狂風獨未吹。
光中疑有燄,密處似無枝。
鳥動香輕發,人愁影屢移。
今朝數片落,為報漢郎知。
擲地金聲信有之,瑩然冰玉見清詞。
元凱癖成官始貴,相如渴甚貌逾衰。
荒園每覺蟲鳴早,華館常聞客散遲。
寂寞罷琴風滿樹,幾多黃葉落蛛絲。
今朝歡稱玉京天,況值關東俗理年。
舞態疑回紫陽女,歌聲似遏彩云仙。
盤空雙鶴驚幾劍,灑砌三花度管弦。
落日香塵擁歸騎,囗風油幕動高煙。
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園何處此登樓。
落花飛絮成春夢,賸水殘山異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意彩云收。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暮角發高城,情人坐中起。
臨觴不及醉,分散秋風里。
雖有明日期,離心若千里。
前歡反惆悵,后會還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終宴喜。
羈游復牽役,皆去重湖水。
早晚泛歸舟,吾從數君子。
郄公憐戇亦憐愚,忽贈金盤徑寸珠。
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艷照枯株。
九門洞啟延高論,百辟聯行挹大儒。
顧己文章非酷似,敢將幽劣俟洪爐。
野棠花覆地,山館夜來陰。
馬跡穿云去,雞聲出澗深。
清風時偃草,久旱或為霖。
試與惸嫠話,猶堅借寇心。
南宮樹色曉森森,雖有春光未有陰。
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沈。
山含瑞氣偏當日,鶯逐輕風不在林。
更有阮郎迷路處,萬株紅樹一溪深。
玉干一尋余,苔花錦不如。
勁堪和醉倚,輕好向空書。
采拂稽山曲,因依釋氏居。
方辰將獨步,豈與此君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