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四
一春聞雨又聞風,蠶麥鶯花已半空。
競見奇兵談紙上,也應枯瘠念溝中。
民窮豈但能為盜,俗阜由來易教忠。
記得林霆嘗撫部,焚香深夜祝蒼穹。
一春聞雨又聞風,蠶麥鶯花已半空。
競見奇兵談紙上,也應枯瘠念溝中。
民窮豈但能為盜,俗阜由來易教忠。
記得林霆嘗撫部,焚香深夜祝蒼穹。
整個春天都能聽到風雨聲,蠶事、麥收、黃鶯、繁花已去了一半。大家都在紙上高談用兵之策,也應該憐憫那些困厄在溝壑中的饑民。百姓窮困不僅會去做盜賊,風俗淳厚向來容易教導他們盡忠。記得林霆曾任職撫部,深夜焚香向蒼天祈禱。
半空:指蠶麥鶯花等已過了一半,快要結束。
競見:都看到。奇兵:指出奇制勝的軍事策略。
枯瘠:指饑餓瘦弱的百姓。溝中:指溝壑,代指處于困境的百姓。
民窮:百姓窮困。為盜:做盜賊。
俗阜:風俗淳厚。教忠:教導百姓盡忠。
林霆:生平不詳,應是曾擔任撫部官職之人。撫部:明清時巡撫的別稱。
蒼穹:蒼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面臨著風雨災害影響農事,百姓生活困苦,同時可能存在軍事策略空談而不務實的情況。詩人目睹這些社會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關注民生,批判空談,強調關心百姓疾苦、淳化風俗的重要性。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針砭時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社會責任感。
頑劣安能曉道玄,愚癡不必識其淵。群生定數何迍蹇,奢望重重盡隱先。
已厭時人目,翻生古道悲。洲中鸚鵡賦,臺上鳳凰詩。風雨客多病,江湖鬢有絲。長途且萬里,無夢寄相思。
君住三山我四明,一時傾蓋五羊城。歌求伐木詩中意,琴聽歸樵曲外聲。鶯囀上林春色好,風生南海瘴煙清。懸知兩地還為客,明月如何此夜情。
擾擾貪名者,驅馳易白頭。江山長不改,歲月急如流。且盡一尊酒,共消千古愁??蓱z金谷廢,人去月當樓。
西山一何高,上有列仙館。阿母幾何年,皬然霜發短。丹室搆瓊英,霞衣出火浣。上元受寶訣,雙成吸玉管。俯視瑤水波,幾度清且淺。青鳥云中遨,飛鳴正睍睆。玉函墮真圖,仙氣人間滿。侍中歲星魂,燕喜何衎衎。取彼玗琪實,跪進車渠盌。若木曉暉長,桃花春氣緩。一奏玄云謠,永歡閬風苑。
寒梅零落春雪灑,蕭娘腰瘦無一把。淡黃楊柳未成陰,何人已系青驄馬。畫樓深處迎春歸,鞦韆影里紅杏肥。濛濛花氣濕人面,東風吹冷輕羅衣。衣上粉珠流不歇,暗解翠裙花下摺。殷勤莫遣燕子知,會向人間報風月。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淺。紆馀涉淵沄,結搆依?嵃。岡巒外挺拔,水木終隱顯。其前對鵝鼻,突兀正冠冕。其傍連木禾,積翠森偃蹇。后有獅子巖,崷崒露齦齴。春花炫陽林,秋草馥陰畎。高通云雨過,側見星斗轉。桃源不遠求,箕潁安足踐。我來三伏涼,羈懷忽如展。談經道心融,聽法俗慮剪。疏窗夜深啟,孤月掛遙峴??諠靼缀凉猓W鑠動崖巘。何當此卜鄰,永用辭淟湎。
蟠桃紅熟紫芝香,共酌元洲九醞觴。醉后山窗秋寂寂,神游還到白云鄉。
講席臨軒爽,蒼山四面圍。草香游鹿澗,云觸定僧扉。悟法無真幻,勞生有是非。逢幽良可住,心事尚多違。
山骨斑斑布蘚苔,清源汩汩宛延來。水柔石靜本無事,誰使相攻聲似雷。
昔年逢險厄,今夜宿安平。流水船前過,微風樹底生。入云孤鳥影,隔岸一蟬聲。追憶檣傾日,中宵夢亦驚。
盛德師千古,高名滿四方。位登三品貴,身任百夫防。公在衣冠重,公歸遠近傷。哀榮終始事,褒典在徽章。
當陽楚名都,疇昔用武國。山馀磨劍石,陵有拖鎗谷。自從春秋來,紛紛幾蠻觸。霸主爭盟會,盜賊逞殺戮。城郭遞鋤夷,生靈盡魚肉。到今猶荒涼,曠野鬼晝哭。道途煙火絕,一驛數茅屋。盛衰相乘除,治亂有反覆。可憐江漢民,生比牛山木。靈禽避天風,高士棄周粟。遙望武陵源。
旅程直,新柳長亭乍碧。東郊外回望九重,日冷觚棱淡無色。吳閶問舊國,應識長洲病客。銷凝處,緇化素衣,凄絕幽閨費刀尺。哀吟認鴻跡,正草暗秋門,花謝瑤席,饑驅低首嗟來食。算百歲如夢,萬人如海,搖鞭歸去趁快驛,笑多事南北。悲惻,亂愁積。嘆白發江關,天地孤寂。西樓把盞相思極,待薄醉欹枕,浩歌橫笛。陰晴難料,又夜雨,帶淚滴。
十三女兒不出門,父娘墳在葛嶺根。同攜女伴踏青去,不上道傍蘇小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