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葉三甥書賦此以答
慈親白發同而母,阿舅飄零愧老甥。
骨肉有書投遠海,亂離無路到孤城。
背人新燕還家早,老我殘花入眼明。
鄉園登臺望鄉國,春風楊柳不勝情。
慈親白發同而母,阿舅飄零愧老甥。
骨肉有書投遠海,亂離無路到孤城。
背人新燕還家早,老我殘花入眼明。
鄉園登臺望鄉國,春風楊柳不勝情。
母親的白發與你母親相同,我這漂泊的舅舅愧對年老的外甥。親人書信從遠方寄來,戰亂中難回那座孤城。新來的燕子避開人早歸家園,我這衰老之人見殘花反而眼明。在鄉園登臺眺望家鄉,春風中的楊柳令人不勝傷情。
而母:即“爾母”,你的母親。
飄零:漂泊無依。
骨肉:指至親,此處指外甥。
亂離:因戰亂而流離失所。
背人:避開人,形容燕子輕盈。
不勝情:無法承受那深情。
推測創作于戰亂時期,詩人漂泊在外,收到外甥葉三的書信,因戰亂無法歸鄉,觸景生情寫下此詩,抒發對親人的思念與自身境遇的感慨。
此詩以“得書”為引,通過戰亂背景下骨肉分離的細節,展現了亂世中親情的珍貴與歸鄉的艱難,情感深沉,是亂世文人思鄉懷親的典型之作。
接引春君促歲華,風云雷電自交加。吾人別有詩懷抱,愛惜當窗一樹花。
悠悠伏枕忽心驚,好是靈烏報晚晴。謝客奉書來隱逸,令人致死薄虛名。已知苦節能行義,敢惜浮華不及情。邂逅識君能恨晚,輸君臨難若平生。
不是騷人不是農,筆耕墨耒愿年豐。有時啜罷盧仝茗,習習能生兩腋風。
春陵一竅在圖先,挈領提綱曠世賢。悟后洛陽歸自別,熟時關內夜應眠。憐蛇憐蚿情俱失,逃俗逃禪見各邊。動靜無端惟此理,是誰參透大因緣。
壞墻陰。有黦顏墮蕊,華發忍重簪。幽徑榛蕪,斜陽淚滿,兵氣仍共沈沈。臥枝罥、馀腥未洗,破暝靄、凄引響羈禽。髡柳池荒,沈沙戟在,波鏡慵臨。太息天胡此醉,任殘山剩水,怵目驚心。戰艦東風,戈船下瀨,誰辦鐵鎖千尋。算惟見、當時皎月,過南浦、空漾萬條金。悄立危亭欲去,風露秋深。
起居深借鵲巢安,著作從教醬瓿漫。遲暮歲華多客感,清修家世本儒酸。春潛水市晴煙碧,雪抱山城午日寒。且欲醉眠歌習隱,不須章表乞辭官。
老干柔條被雪封,五花還與六花重。從渠易改清癯態,到底難藏冷淡容。弄色卻非憐凍雀,收香長是誤寒蜂。何如插向銅鉼里,煮水煎茶興更濃。
大明湖上秋容暮。風煙杖屨時來去。說與病維摩。可人秋水呵。自書盤谷序。和了停云句。把酒為君歌。濟南名士多。
潮風連地吼,江雨帶天流。宮殿扃春仗,衣冠鎖月游。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王氣如川至,龍興海上州。
南國有佳人,容華世莫比。嫁與東鄰兒,愿言結生死。良人輕別離,匆匆辭故里。朝醉閶闔門,暮宿長安市。新愛移平生,恩情付流水。欲促遠人歸,裁書寄雙鯉。遺之同心結,兼以合歡被。人匪金石堅,容顏何足恃。天涯君不歸,河清難再俟。
高資冢上五樓穹,先祖曾經相哲宗。亂后傷心馀石馬,小孫來補萬株松。
不觸又不背,徒勞生擬議。開口更商量,白云千萬里。
藝苑紛繁費剪裁,聊將網絡作平臺。學無先后都為友,道有循環又見梅。春信已從人日動,東君卻命雪花開。風光殊絕堪吟詠,不必徒憐謝女才。
高館茶煙裊鬢絲,話闌清漏轉多時。塵埃偶下留徐榻,蘭荰重吟吊屈詩。浮世光陰悲逆旅,大邦名哲仰新祠。叫閽莫上憂時策,倚檻遙興萬古思。
載將風月滿船歸,多少田園誓自違。夾路漁樵驚識面,入門兒女笑牽衣。家山勝似黃泥坂,村酒香于采石磯。老向太平吾與子,卻因佳句憶玄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