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輿攜酒見過三首 其三
沉毅陳夫子,
談兵孰與過。
運籌知必勝,
善將不論多。
漢陣千重黑,
胡沙萬里皤。
如聞洗戈甲,
誰為挽天河。
沉毅陳夫子,
談兵孰與過。
運籌知必勝,
善將不論多。
漢陣千重黑,
胡沙萬里皤。
如聞洗戈甲,
誰為挽天河。
沉穩剛毅的陳夫子,談論兵法誰能超過您?運籌帷幄必能取勝,善于用兵不在人數多。漢軍陣營層層疊疊如墨染,胡地沙原萬里銀白似雪落。仿佛聽聞要洗去兵甲止干戈,可誰能引來天河水將戰塵潑?
沉毅:沉穩剛毅。陳夫子:指陳元輿,作者友人。
談兵:討論兵法軍事。孰與過:誰能超過。
運籌:制定策略,謀劃軍機。
善將:善于統兵作戰。不論多:不在于士兵數量多。
漢陣:借指宋軍陣營。千重黑:形容軍陣密集嚴整如墨色。
胡沙:胡地的沙漠,代指北方邊地。皤(pó):白色,形容沙原遼闊蒼白。
洗戈甲:洗去兵器甲胄上的戰塵,指停止戰爭。
挽天河:引天河之水,典出杜甫《洗兵馬》'安得壯士挽天河',比喻以磅礴之力消除戰禍。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陳元輿相聚時所作。宋代邊患頻繁,文人常以談兵論策為務。詩中既可見二人對軍事的探討,亦反映出時人對良將的渴求與對和平的期盼,當創作于作者與陳元輿交游、關注邊事的時期。
全詩緊扣'談兵'主題,先贊陳夫子軍事才能,再展邊地戰事圖景,末以'挽天河'寄寓和平愿景,既顯對友人的推崇,亦見對國計的關切,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六月三日潮接天,江水入河河入田。農夫一片哭聲起,可憐辛苦今盡捐。上田下田深數尺,水勢直與官河連。老翁登床急,小婦抱兒泣。雞犬屋上啼,馬牛冢邊立。哀哀疾走鳴縣官,萬灶炊煙忽無色。縣官為申文,上達大府聞。一日委員十數輩,江南江北何紛紛。勘災來,小民喜。官無言,災已矣。官來豈不恤民艱,直陳恐失大府指。嗚呼勘災災不成,縣官在旁徒吞聲。沿江一千里,民恨不欲生。送官走且訴,聽者難為情。聞說今年仍索租,流離之民胡為乎。民何辜,天不可呼,況復東竄西走兒寒女饑之窮途。吁嗟呼!縣官不能主,吾民毋怨苦。猶幸父母慈,清俸先分汝。朝給餅,暮給錢,民之顛連或可補。賢乎賢乎吾明府。
擁臥聽衙鼓,傳呼輟坐曹。庭前人跡掃,門外市聲鏖。餒立雁行少,寒攲馬骨高。寧教循吏傳,書拙不書勞。日月迎春急,江山送臘愁。歲窮猶被檄,途遠更乘舟。家累已相逼,官身那自由。欲從公款愬,公自郁眉頭。
題詩人已貴,袞路冠三臺。
玄冥久濕,后土初干,同云飛盡。赤鳳歌回,開爐好試梅花醞。應有云物堪書,見征鴻成陣。背負暄和,獻金門莫須吝。日淡風微,幾番疑、紗窗春近。摩霄群鶴,翅雙開留馀潤。石燕淋漓歸后,一床殘缊。社結烏金,前溪溪路堪認。
簟凄鐙磊夜孤清,臥病空堂月半明。我已思歸眠不得,亂蟲莫更作秋聲。
留伴君家老圃芳,月中馀蔭帶天香。愚公縱有移山力,不入當年花石綱。
端州還楚客,百里絕歸心。又溯漓江水,揚帆指桂林。此行朋從少,到處瘴煙深。辛苦年年事,知君罷越吟。牂牁西去水,千里共烽煙。世事已如此,孤懷空復然。定趨衡岳路,或到夜郎天。弭節知何處,音書為一傳。瀟湘三載夢,千里不還鄉。八口將何托,孤舟更渺茫。秋空黃鵠少,天遠白云長。去住憐同病,憂思不敢忘。頻年甘作客,湖海任西東。縱有垂天翼,高飛無積風。氣消蠻嶠外,淚盡瘴煙中。處處同芳草,王孫路不窮。
勝地客樓宿,煙巒快入眸。秋深山月冷,夜靜石泉幽。引水通茶室,攜琴上竹樓。悠悠「三弄」罷,檐際白云浮。
幽人高臥穩,長日掩荊扉。一徑開空闊,全家住翠微。須眉秋色老,禾黍晚香肥。為我藏尊酒,還來對夕暉。
曉山漠漠盡煙霏,四面樓臺白鳥稀。芳草年年湖上路,柳花風送釣船歸。
環佩冷歸云,門外野風如昨。一片亂鴉聲里,正短帆初落。當年花柳賽靈旗,春波蕩樓角。寒破半湖霜月,剩村醪孤酌。
豪氣元龍習未除,扁舟撐月過豐湖。飯雖不足猶攜鶴,累既無多合載書。野客慣曾憐鄭老,諸公何敢薄相如。江湖交舊如垂問,為道衰頹只故吾。
棲真十載夢天都,一入名山似玉壺。上帝宮庭雙鳳下,群仙樓閣五龍趨。雪飛白岳紛零亂,云過玄洲乍有無。欲向關門瞻紫氣,流沙西去此身孤。
白允戲窮桑,吳生搴宵桂。嗟非二哲魂,弛張感天帝。旭日遵始旦,明星加有嘒。揚野不獨躔,匏瓜豈吾系。徒唏大梁影,久望長河澨。方欣素節來,恒懼奔龍逝。伐鼓申服箱,君其保神麗。
南風連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頭起。村村打鼓防水來,城外忽添三尺水。水洶洶,哀吾農。高田束手已無策,須臾又作蛟龍宮。我來城邊望,四野陰凄凄。群呼走登屋,屋倒不可棲。殘陽一角悲秋草,白骨千年終不保。有家還比無家愁,有田轉羨無田好。吁嗟乎!此日之災更切膚,民隱不達將潰疽。縣官恐,蹌踉趨。請蠲議賑語郡守,郡守不問民其魚。越日郡守來,云是親勘災。茫茫大水不得進,高田低田安在哉!君不見,大江邊,慘呼天。棄兒為蛇食,賣兒不值錢。挈老攜幼餓且死,十里五里無人煙。生年三十五,讀書亦荷補。況今手無尺寸柄,未得與爾訴冤苦。側聞災簿上有司,見之忍使將流離?民兮民兮聽吾語,圣朝寬大爾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