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同李祈年分賦
巷無人話有砧聲,野燒痕高過水明。
一日景從何處去,十年心到此中生。
流星落地池光動,蠟燭移窗樹影行。
惆悵漫漫歌白石,牛衣雙淚向誰傾。
巷無人話有砧聲,野燒痕高過水明。
一日景從何處去,十年心到此中生。
流星落地池光動,蠟燭移窗樹影行。
惆悵漫漫歌白石,牛衣雙淚向誰傾。
巷子里無人交談,只有搗衣的聲音響起;野外火燒的痕跡高過水面,波光粼粼。一日的景色不知從何處消逝,十年的心事卻在此刻涌上心頭。流星墜入池中,波光隨之晃動;蠟燭移過窗欞,樹影也緩緩移動。惆悵漫長,低唱著白石道人清冷的詞章;身著粗麻牛衣,雙淚潺潺,這份悲苦又能向誰傾訴?
砧聲:搗衣聲,古代婦女洗衣時用砧杵搗衣,常與思念、離緒相關(guān)。
野燒:野外的野火,此處指火燒后留下的痕跡。
牛衣:用粗麻編織的御寒衣物,多為貧寒之人所用,此處代指困頓的處境。
白石:指宋代詞人姜夔(號白石道人),其詞風(fēng)清空幽冷,與詩中惆悵氛圍契合。
詩為詩人與友人李祈年秋夜共坐、分題賦詩所作。長夜無眠之際,眼前砧聲、野燒等秋景觸發(fā)十年往事,詩人感懷身世困頓,遂作此詩傾訴孤寂與悵惘。
此詩以秋夜景象為引,由景及心,通過‘一日’與‘十年’的時間對照,將秋夜的靜謐與內(nèi)心的翻涌結(jié)合,抒發(fā)了身世飄零、無人可訴的悲苦,語言含蓄深沉,意境蒼涼。
威名萬里馬將軍,白首丹心天下聞。遼水旌旗余殺氣,泰山松柏已高墳。條侯自靖軍中變,竇憲曾銘塞外勛。獨倚凌煙思將略,暮天征雁下寒云。
莫呼儂作官,官今不得脫。那能人上死,乍可草間活。
舒卷都歸掌握中,行藏無意任遭逢。斯民憔悴如煩熱,消得先生幾扇風(fēng)。
十月小陽春酒生,菊花森對芙蓉屏。煖日和風(fēng)歌吹動,越山珠海瘴煙清。古今五福在康健,世代幾人逢圣明。深杯酌子勿辭醉,共泛星槎朝玉京。
浮嵐積翠掩崚嶒,君在巴山第幾層。渺渺詩鴻云外影,幽幽書屋雨中燈。崇巖立壁知無欲,韻字撐腸出有棱。想見江聲時入戶,閑鷗野鷺自為朋。
人生行樂須聞早。休惜一尊花下倒。無情歲月不相饒,轉(zhuǎn)首吳霜紛莫埽。佳時苦恨歡悰少。鏡里衰顏難再好。試將離恨說渠儂,天若有情天亦老。
二喬莫恨世緣慳,早謝風(fēng)塵到是閑。猶勝題紅深院里,斷腸終日憶人間。
海上群峰列翠屏,樓開霄漢德為星。翛然一笑天風(fēng)起,織女機聲入夜聽。
少好仙顏旭日紅,丹成早遣密香通。龜臺太妙依尊母,鳳笈青真掌小童。故宅秋馀金井月,荒臺夜引玉蕭風(fēng)。自慚玉斧猶尸濁,未得攀鸞上碧空。
華渚虹流壽域開,衣冠濟濟近蓬萊。絲囊光映千秋綠,仙醞香浮萬壽杯。風(fēng)細爐煙常繚繞,日高扇影自徘徊。此時何幸沾恩澤,醉插宮花侍宴回。
南斗珠光接女虛,一珠雖晚照雙車。不煩昭代通親表,曾拜先朝樂善書。修竹夾池寬筆札,小山叢桂隱簪裾。亦知篇就先王粲,擬報中和愧未如。
山陰逸氣追千古,不但揮毫一段奇。到此風(fēng)流故無恙,游人休問舊來池。
今古雖同盡,存亡惕遽分。人誰為為善,天不右斯文。莫遂三年筑,空悲四尺墳。音塵竟何所,俯仰嘆蒿焄。脫屣違人代,振容即路岐。名流祠洗馬,白旐痛元規(guī)。一代風(fēng)流盡,千年翰墨垂。傷心墓前水,故作夜深悲。徒知天可恃,豈謂病終侵。遽使儀刑意,翻成殄瘁心。開阡賢子力,卜遠外姻臨。墓木看初種,俄悲已茂林。
桂花香滿鵠山頭,山下開軒稱及秋。月色紛當清斝落,涼風(fēng)輕拂畫檐流。微微玉漏明河上,隱隱金門湛露浮。為憶鄒枚裁雅曲,連篇能倡復(fù)能酬。
龍鱗無復(fù)彩,鳳翅于茲鎩。疇昔似翩翩,今辰何乙乙。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