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旌義祠
耰鋤服田疇,干戈衛社稷。凌厲氣無前,先驅爭殺賊。制挺撻堅兵,所遇皆顛踣。少壯不策勛,悠悠徒視息。
節重一身輕,浩然天地塞。名并諸功臣,精忠同報國。恨未補天南,恩遙承闕北。冰霜碧血凝,金石丹心勒。松楸泣杜鵑,憑吊增凄惻。
耰鋤服田疇,干戈衛社稷。凌厲氣無前,先驅爭殺賊。制挺撻堅兵,所遇皆顛踣。少壯不策勛,悠悠徒視息。
節重一身輕,浩然天地塞。名并諸功臣,精忠同報國。恨未補天南,恩遙承闕北。冰霜碧血凝,金石丹心勒。松楸泣杜鵑,憑吊增凄惻。
用農具耕作田地,持武器保衛國家。氣勢凌厲無人能擋,作為先鋒爭先殺賊。用木棍打擊強敵,所遇之敵皆被擊潰。年輕力壯若不建功,空活于世徒勞無益。氣節為重生命輕,浩然正氣充塞天地。英名與功臣并列,精忠報國心志相同。遺憾未能補天(挽救危局),遠承朝廷恩義。冰霜中碧血凝結,丹心刻于金石之上。松楸間杜鵑悲啼,憑吊更添凄楚哀傷。
耰鋤:農具,此處指耕作。
干戈:兵器,代指戰爭。
凌厲:氣勢猛烈,不可阻擋。
顛踣(bó):跌倒,潰敗。
策勛:記功,建立功勛。
視息:僅存視覺與呼吸,指茍活。
浩然:正大剛直的氣勢。
補天南:化用“女媧補天”典故,比喻挽救國家危局。
闕北:指朝廷,古代宮闕坐北朝南。
松楸:松樹與楸樹,常種于墓地,代指陵園。
杜鵑:傳說為古蜀帝杜宇所化,啼聲哀切,象征悲思。
此詩為題詠旌義祠而作。旌義祠當為紀念忠義之士所建,詩中“殺賊”“報國”“精忠”等詞,反映戰亂時期民眾與勇士以農耕為本、保家衛國的精神。創作背景或為戰后表彰英烈之際,詩人感其忠義,故題詩以彰其節。
全詩緊扣“旌義”主題,先贊勇士耕戰一體、舍生取義的忠烈,再嘆其未竟之功,終以哀景寄哀思,主旨鮮明。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摯,是一首弘揚忠義精神的題祠佳作。
圣明天子齊唐虞,四方混一同車書。大宛西域總臣附,萬馬入貢皆名駒。天閑十二森成列,牝牡驪黃色俱別。羅帕輕籠錦作韉,絲韁穩鞚金為勒。玉堂學士真老臣,日日趨朝侍紫宸。承恩特賜飛黃馬,騎出通衢不動塵。飛黃之精直天駟,四足騰飛苦星駛。況拜親題御制詩,奎壁垂芒照人世。須知君恩如海深,臣騎黃馬當赤心。風云會遇有如此,彤筆宜書煥古今。
刺心真有志,批頰更何為。試問唐新主,何如亞子時。
西顥騰精,天地始肅。盛德在金,百嘉阜育。彍弩射牲,筑場登谷。明靈格思,旄罕紛屬。
我巢于林,孰覿其憂。伊我遐慕,曷敢不繇。懷古之人,惟守我常。樵斯我采,胡使我傷。彼牛有蔚,我往曷铚。世莫予心,奚悲我音。
關河猶未息風塵,孤負春來綠草茵。莫報淮南近消息,題詩且慰白頭人。
天駒登送九霄煙,驚世賢才博識淵。皓首皆如大鈞轉,欲尋真宰卻茫然。
蕭蕭鐵騎捲潮來,百雉重城破竹開。結草竟虛龍馭去,乘軒空見鶴飛回。湘娥清淚啼斑竹,望帝芳魂委綠苔。獨有崖山舊時月,凄凄還照越王臺。
打柴采藥日奔趨,揮汗停肩坐嘆呼。羨爾風翎隨處展,免為生計就崎嶇。
神仙誰說駐崆峒,潁上親逢百歲翁。語笑不談今日事,衣冠真有古人風。芙蓉花發香猶淺,玳瑁筵開月正中。拜舞司成年老大,膝前還看作兒童。
青年事遠游,邂逅長安道。東風多落花,夜雨足芳草。胡為遽分攜,使我傷懷抱。一杯臨短亭,雙鴻向晴昊。還家有馀師,功名須奮早。課罷西疇耕,遺篇細論討。贈言致殷勤,貞白永相保。
同患君尤甚,時難覺意真。愁邊長夜酒,夢里少年春。游遠荒家業,交疏困路塵。一杯歌短調,誰聽不沾巾。
亂石荒街,寒流谷渡,美人庭院尋常。燈火笙簫,都歸雪苑文章。叢蘭畫壁知難問,問鶯花可識興亡。鎮無言,武定橋邊,立盡斜陽。南朝氣節東京并,但當年廚顧,未遇紅妝。桃葉離歌,琵琶肯怨中郎。王侯第宅皆荊棘,甚青樓寸土猶香。費沉吟,紈扇新詞,點綴歡場。
獅子林中夙夜緣,杖藜來往意方堅。白蓮社友須元亮,金粟如來是謫仙。凈梵六時嚴戒律,長齋十日斷葷膻。翛然古竹長松下,還許山僧醉后眠。
鏗華鐘,伐靈鼓,青娥彈絲白苧舞。文竿迎風雉振羽,長袖奮迅若云舉。博山霧合春濛濛,玉缸搖火生長虹,翠蕩紅翻如夢中。
行云留影雪弄香,藕絲織翠芙蓉裳。春風拂拂蘭蕙芳,金殿不鎖雙鴛鴦。冰弦素手彈鳳凰,玉壺投矢聲玎珰。花落無人春寂寂,侍女空抱琵琶泣。誰知絕代有佳人,不解傾城與傾國。笙歌別院留春住,嬋娟千古蛾眉妒。卻笑長門閉阿嬌,黃金好買相如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