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南秋水
峭壁奇峰抹遠天,
山根環繞鏡含煙。
平林落葉秋風起,
水凈沙明好放船。
峭壁奇峰抹遠天,
山根環繞鏡含煙。
平林落葉秋風起,
水凈沙明好放船。
陡峭的石壁和奇異的山峰仿佛與遙遠的天際相連,山腳下環繞著如鏡子般的水面,水面上煙霧繚繞。秋風刮起,平地上樹林里的樹葉紛紛飄落,此時水清澈沙潔凈,正是駕船出游的好時候。
抹遠天:形容山峰高聳,好像與遙遠的天際相連。
鏡含煙:把水面比作鏡子,水面上有煙霧繚繞。
平林:平地上的樹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景來看,應是詩人在秋季游覽沙南時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寧靜的時期,詩人被沙南的秋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沙南秋天的美景,突出了秋景的清幽與寧靜。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和獨特審美。
郡縣仍荒政,朝廷念遠方。
向來傳詔札,不獨戒戎羌。
帝德乾坤大,天聰日月光。
邊防須至計,社稷倚安疆。
勝里金葩喜占新,
紅酥細字點宜春。
內庭也作人間戲,
自是時康樂事頻。
客里芳春已半休,
凍桐時節似涼秋,
惱人天氣在渝州。
花片散為千點淚,
雨絲織得幾多愁,
半江煙水上層樓。
門外馬蹄響,窺簾日矚歡。不知歡見否,空遺氣若蘭。
芙蓉種橫浦,綠葉初田田。一心望成藕,一心望見蓮。
儂發初覆肩,含羞與郎好。所急豈少年,白頭誓相保。
歡負儂已多,豈不念儂故。儂心不怨歡,歡被傍人誤。
儂似江上山,日日立江中。歡心江流水,晨西夕又東。
一自別歡來,無心種花藥。但種黃蘗生,苦心得相托。
漢江漠漠向東流,
摝蜆撈蝦休未休。
蒲葉半凋秋著岸,
子歸無口笑巖頭。
二妙吾何有,空懷江上樽。
春云低渡水,草色細侵門。
坐覺溪山晚,間聞鳥雀喧。
寥寥千古意,浩蕩欲誰論。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與君打破精靈窟,簸土飛揚無處尋,千山萬山突突兀。
一身高隱惟南岳,自笑孤云未是閑。松下水邊端坐者,也應隨倒說居山。
五更殘月落,天曉白云飛。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機。欲言言不及,林下卻商量。
愁得馀生愧飯蔬,感當尊酒念鄰居。
巢云尚累牽雞犬,泛棹□無動鳥魚。
五月煙迷桐嶺渡,兼旬烽斷莞城書。
三都正自如珠粟,桑里貧交草滿廬。
想見明鐙下,
簾衣一桁單。
相思無十里,
同此鳳城寒。
小陽春后北巡行,
番女番童夾道迎。
非是細侯能致此,
祇緣聲教訖寰瀛。
眼耳叢中分限清,
敢將平視效劉楨。
低頭只作枯禪坐,
暗看蓮花貼地生。
夢到闔閶城外望,一天寒色滿平蕪。
街調獻轡嚴秋馬,樹繞將雛子夜烏。
白羽將軍初建節,青苗長吏正催租。
廟堂自軫艱難意,誰繪流民入畫圖。
吟香綺櫳。傳詩翠筒。
玉梅才識春容。釀春光未濃。
虹梁半空。魚波萬重。
舊時月色相逢。話家山夢中。
平生看月無今宵,一亭危在山之椒。
下瞰揚瀾連左蠡,白琉璃地覆鮫綃。
欲披錦袍搥鼓過,世無賀老誰相和。
屈原憔悴湘水濱,夷齊自守西山餓。
且來登高望明月,拂拂霜風濯煩熱。
身心都在清涼宮,一點無塵光皎潔。
與君同游執君手,況逢令節當重九。
不憂短發還吹帽,頭上有巾先漉酒。
飲醇酒,望明月。
我歸姑孰溪,君赴黃金闕。
明年此會知誰健,細看茱萸莫輕別。
露沐千門柳,風縈九畹蘭。
會聽鶯出谷,行傍采桑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