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李子寬公綽以所著十說及論孟解相示極有可敬而老且貧只一子又喪之遂為無告之民復以詩見投覽之悽然贈以八句
少日胸中萬丈虹,著書老尚有新功。
同鄉我惜知君晚,善士天胡賦此窮。
無槨去年悲孔鯉,有家何地客梁鴻。
秋風蕭瑟行吟里,應有中郎識爨桐。
少日胸中萬丈虹,著書老尚有新功。
同鄉我惜知君晚,善士天胡賦此窮。
無槨去年悲孔鯉,有家何地客梁鴻。
秋風蕭瑟行吟里,應有中郎識爨桐。
年輕時你胸懷凌云壯志,年老著書仍有新的成就。我遺憾與同鄉的你相識太晚,善良的人老天為何讓你如此窮困。去年你像孔子失去兒子孔鯉一樣悲痛,有家卻像梁鴻一樣漂泊無定。在秋風蕭瑟中你邊走邊吟詩,應該會有像蔡中郎那樣能賞識良才的人發現你。
少日:年輕時。萬丈虹:形容志向遠大。
天胡:上天為何。
無槨去年悲孔鯉:孔鯉是孔子的兒子,這里用此典表示李子寬失去兒子的悲痛。槨,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客梁鴻:梁鴻是東漢隱士,曾因事被迫流亡,此處指李子寬漂泊。
中郎識爨桐:蔡中郎即蔡邕,他曾從灶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的梧桐木,制成琴音色絕佳,這里比喻會有人賞識李子寬的才華。
從詩題可知,李子寬將自己所著的十說及論孟解給詩人看,詩人了解到他年老且貧困,又喪子的遭遇后,心生憐憫而創作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能看出當時李子寬處于困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李子寬才華的肯定和對其不幸遭遇的同情。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底層文人的關懷。
老去驚看歷日新,宦情尤憶故園春。吾鄉親舊如相問,為道明年已五旬。
春色三分,壺觴為、生朝自勸。清夢斷、歲華良是,此身流轉。花底少逢如意酒,人生幾日春風面。算古來、誰似五噫君,年年約,常相見。情高遠。但無事,身強健。老生涯、分付藥爐經卷。聞道恒陽松雪好,游山服要新針線。但莫遣、雅志困黃塵,違人愿。
卑棲不怯風,紅葉何妨墜。好鳥一時鳴,斷續秋空里。
行盡海北天,笑指湘南路。使君載酒醪,擁節東城駐。前驅千纛直,縱獵萬人呼。塵流翳白日,十里映黃霧。何人揖迎我,一葦橫江渡。渺渺倦鴉翻,相隨歸薄暮。洶洶萬號竅,颶風吹海渾。冥冥蔽一天,瘴云埋日昏。南荒底日所,黃葦三家村。誰云花解笑,但有鳥能言。繆恩解南冠,歸路首北轅。酒行可以起,稚子候柴門。
北極懸文星,燦爛紫微傍。文明被列宿,牛女先受光。至人應簡命,敷教來炎方。獨持人倫鑒,皓皓如秋陽。探珠識圓折,采玉辨流方。茂矣作人化,南國慶思皇。
近卜城西地,新畬漸可耕。耰鋤課童仆,豐儉付陰晴。白水分畦映,青煙冒壟平。蕭然茅屋底,無力謝生成。
武陵蹤跡至今疑,君□□□□已奇。瓢窟風云隨變幻,桐江紫翠入希夷。濠梁意氣真如在,沂上風流更可期。強病猶能泛舟去,為君一曲一題詩。
綠發稱生今禿翁,道樓猶自故時雄。傷心十載論交地,極目千峰灑淚中。碧海還生杯底月,青山不斷筆頭風。通家幸汝諸賢在,慚愧知音負乃公。
眼底巉巖萬古珍,乾坤回首幾風塵。公來一拜還袍笏,不道天涯有美人。
春光如有意,先到館娃宮。石響佳人屧,花銜使者驄。湖吞三郡白,水落半山紅。七十二峰里,梅花望不窮。
夕照不曾殘,城頭月正團。霞光翻鳥墮,江色上松寒。市客屠俱集,高空醉屢看。何妨高漸離,抱卻筑來彈。
酒正初傳內府醪,南來河伯避行舠。百年祀事崇邦典,半夜神光出海濤。花散曉風紛爛熳,禮成春殿肅清高。圣躬端為蒼生禱,不比乘槎漢使勞。
亂蕊雨中盡,馀香晴后來。春光正駘宕,芳意為徘徊。襆被當軒曝,薰籠傍架開。東君愛岑寂,風味到茶杯。
寒草才變枯,陳根已含綠。始知天地仁,誰道風霜酷。
圣主德寬大,小臣言激昂。虜情殊未測,淮甸可無防。直氣思開日,寒威誤隕霜。芳姿等蘭蕙,摧折更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