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靈隱夜歸蔣氏湖莊作
湖氣郁衣巾,步入寶坊林月。
耐得山亭泉冷,信肝腸如雪。
出山十里蟪蛄聲,聞根甚時歇。
據槁安心隨地,又南鄰鐘發。
湖氣郁衣巾,步入寶坊林月。
耐得山亭泉冷,信肝腸如雪。
出山十里蟪蛄聲,聞根甚時歇。
據槁安心隨地,又南鄰鐘發。
湖面上的水汽沾濕了我的衣巾,我走進靈隱寺的山林,月光灑下。我能忍受山亭中泉水的清冷,自信自己肝腸如冰雪般純凈。走出山十里還能聽到蟪蛄的叫聲,這聽聞何時才能停歇呢。我倚著枯木,安心于所處之地,這時又傳來南鄰的鐘聲。
郁:沾濕。
寶坊:指靈隱寺。
耐得:能忍受。
信:自信。
蟪蛄(huì gū):一種蟬。
聞根:佛教語,指耳根,即聽覺。
據槁:倚著枯木。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可推測,作者在夜晚從靈隱寺返回蔣氏湖莊途中有感而發。當時作者可能身處清幽的山林環境,心境寧靜,借景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詩人超脫塵世、安于自然的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朱實垂垂葉尚青,故山千樹未凋零。相思不隔長淮水,一夜鄉心落洞庭。
浮云飛絮澹春前,夢憶蟣臣吁九天。照海旌旗忠義社,渡江帆楫永嘉年。遺殃箕子明夷地,并割顏回負郭田。獨對東風倍惆悵,故山回首郁愁煙。
渡口人爭發,出江舟已微。鐘聲離岸小,帆影逐星稀。朔雁連云度,寒潮伴月歸。蒼然山一帶,隱隱伏長圍。丹陽連北固,千里草萋萋。東去水逾急,北來身漸低。漁舟長宿火,客枕厭聞雞。風景年年是,因無妙句題。
程子精微談谷種,謝公近似喻桃仁。要須精別性情異,方識其言親未親。
簿領終年未出郊,此行聊解俗人嘲。憂時有志懷先達,作縣無能愧舊交。松古尚存經雪干,竹高還長拂云梢。溪山處處堪行樂,正是浮名未易拋。萬死投荒不擬回,生還且復荷栽培。逢時已負三年學,治劇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寧論屈,志存經國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瀾豈易摧。
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比鄰莫肯話桑麻,旋對橫山學種瓜。遙憶舊時彭澤令,抽簪疑祇為黃花。
杰閣移時傍赤闌,野云東望轉迷漫。太行不隔中天雨,遙憶柴荊共暮寒。云壓山城雨不休,閣中遙起故園愁。漳河東去蒼茫色,猶似三臺醉里秋。
一庭涼月浸,花影上窗來。風動猶疑畫,霜侵未盡開。對君無片語,愧我少吟才。欲折何從覓,清香隔院回。
擾擾橫開愧儡場,四方傳笑國昏荒。夢鸚終悔臨朝武,氏?應編異姓王。賜劍乍悲吳命短,執戈又吊《楚辭》殤。賴奸掩賊知難活,殮我良人孰索償?
柳花未吐柳條柔,才沐春恩葉已稠。李固逢君登甲第,王恭比汝擅風流。肯隨文杏遮芳甸,欲傍垂楊隱畫樓。自是向陽真得地,清陰不在曲江頭。當年曾讀義山詞,也欲隨人唱柳枝。暗托青云添感慨,隱牽紅豆助相思。已過飛絮春方老,未到酣眠夢尚遲。偶爾偷閒賞花外,才知不是少年時。
自從辭輦掩長門,舊事凄涼不可論。團扇曾牽懷袖影,幾回相對憶君恩。
飄雪犀帷,停寒鴛枕,幾家庭院黃昏。盼斷回鸞,傳箋不到朱門。高樓依約琉燈外,似遠山含黛難分。最憂他,繡被香篝,誰與溫存。桂旗獨蔭驚鴻影,算眾靈雜遝,未解銷魂。托罷微波,夢來真欲為云。牽牛私讖推尋遍,問何時詠到歡聞。祇丁寧,堂下蘼蕪,長伴蘭芬。
海山山下百馀家,垣屋參差一帶斜。我欲往尋疑路斷,試沿流水覓桃花。
往事付杯酒,殘生馀幅巾。更須占大衍,久已玩同人。犒少傭奴懶,迎遲過客嗔。悔曾迷宦海,素不媚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