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院閱卷之馀偶成錄似同事諸君子
棘闈近接禁垣東,愧典文衡秉至公。
五色肯教迷日下,一心寧許揭天中。
階前雨激檐花白,簾底風搖燭影紅。
得士愿如龍虎榜,贊襄鴻化副宸衷。
棘闈近接禁垣東,愧典文衡秉至公。
五色肯教迷日下,一心寧許揭天中。
階前雨激檐花白,簾底風搖燭影紅。
得士愿如龍虎榜,贊襄鴻化副宸衷。
貢院靠近宮城的東邊,我慚愧地執掌著考試選拔的大權,秉持著至公之心。怎肯讓五色的迷惑遮蔽了朝廷的清明,一心只愿能公正地選拔人才。臺階前雨水激起檐下的花白,簾子底下風吹動著燭影泛紅。希望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如同當年的龍虎榜一樣,輔佐宏大的教化,以符合皇帝的心意。
棘闈:指科舉考試的考場,因考場圍墻上插棘以防舞弊,故稱。
禁垣:皇宮的圍墻,這里指皇宮。
典文衡:主持考試選拔人才。
五色:這里可能指各種迷惑人的事物。
日下:指京城。
龍虎榜:唐代貞元八年,歐陽詹與韓愈、李觀等二十三人于陸贄榜聯第,時稱“龍虎榜”,后泛指會試中選者。
贊襄:輔佐。
鴻化:宏大的教化。
宸衷:皇帝的心意。
此詩創作于詩人擔任科舉考官期間。在古代,科舉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考官責任重大,需秉持公正。詩人在試院閱卷之余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在執掌文衡時的心境和愿望,當時的社會重視科舉取士,朝廷希望通過科舉選拔出優秀人才來治理國家。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了詩人在科舉考試中公正選拔人才的決心和愿望。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運用意象和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科舉文化和考官的心態。
傳道前騶入郡城,白狼山外一馳情。
談鋒暌遠逾三月,使指間關涉幾程。
我獨賢勞肯嗟嘆,國之武備藉經營。
公余未省詩多少,愿借滄浪許濯纓。
圓荷貼水翠錢稀,風掠余花片片飛。
細雨有情容易歇,青春無系等閑歸。
樓頭晚鼓牽聲遠,海上云山亂點微。
坐喜民田見豐兆,幅巾談笑對殘暉。
奔走京塵已十年,治任西去興悠然。
功名欲立非人致,才宦未伸還自憐。
路柳得春多意思,野禽批水共連翩。
孤舟獨載無人語,唯把空書考圣賢。
去歲中秋別岳陽,洞庭湖外望清光。
今年袞袞仍行役,此日蕭蕭復異鄉。
林葉泛輝兼玉露,水波搖影接銀潢。
出船聊踞胡床坐,遠負高樓列酒觴。
栽培芟治責官曹,官牒書為第一勞。
擢干不知多少樹,施功唯系萬千艘。
斧斤畏法誰能近,雨露流恩氣轉豪。
今歲河堤新決壞,森然安用拂云高。
同時鎖深院,輪日直寒廳。所得期無喜,忘情在不經。
桃心隨雨碎,柳眼向人青。早晚連鑣去,春郊約罄瓶。
案積云堆影,庭虛谷應聲。榜笞非所事,杖履有余清。
靜逕牽情數,芳林照眼明。相逢得佳侶,尤足慰營營。
瑣瑣塵泥跡,悠悠遠宦心。
一朝何喜甚,連客得家音。
義訓通千里,人情賤萬金。
斜陽復東望,依舊暮云深。
清和氣候爽衣冠,海邑稀逢柱礎干。
朝拂玉徽琴韻緊,夜開寶匣劍光寒。
肺腸似石終難變,利祿如沙豈易團。
行學但知無所負,奚為逢射與僚丸。
將旦云天慘,前瞻使旆高。
田翁持火走,山鳥向人號。
自哂折腰久,誰憐負弩勞。
解從歸去樂,空愧不如陶。
二月已破三月來,吟詩空憶少陵才。
簷前有意殘花墮,云里無情旅雁回。
何處輪蹄蹂芳草,誰家絲管上高臺。
吾儕局外添嬰繞,此段襟懷強自開。
霜風卷葉度高樓,樓上蕭然對晚秋。
坐看野人收???,相將盡室在田疇。
赴晴汲汲如防寇,望歲區區已見酬。
遺秉多忘歌笑去,乃心應亦傲輕裘。
木落望始遠,陰沈其奈何。
遙山云四閉,飛雪兩相和。
天慘景愈短,樓高寒更多。
凝然空引睇,鴻鵠不知過。
長淮十月北風高,判袂臨津首屢搔。
草草旅裝方攬轡,勤勤別酒更持螯。
扁舟君去良多況,間道子歸豈憚勞。
行矣余杭期會在,早來江上看寒濤。
行年四十志方剛,一任蓬松兩鬢蒼。
道在忽愁施設地,心恬寧感利名場。
本無畎畝為私計,只有詩書可自強。
努力終非素餐輩,未堪回首顧滄浪。
臘過春將近,江梅想已苞。逢時在南國,探信出東郊。
徑雪晴初掃,河冰薄易敲。尋香望林隙,驚素辨山坳。
躍馬回賓雁,飛旟懾蠟貓。初芳得消息,喜氣自并包。
豈待鶯聲促,寧憂蝶足跑。先容為桃李,脫跡遠蕭茅。
此日花神睠,他年驛使??。前騶傳已的,后乘聽猶聲。
獨被陽功早,奚論地勢磽。新葩同眾閱,秀句仗誰抄。
湛湛塵纓濯,纖纖癢背抓。金絲才出莟,珠琲遍攢梢。
攀折誠難忍,將承亦旋教。重疑仙界種,復過歲寒交。
瑩潔疏情竇,精神動目窅。貪幽頻倚杖,薄晚倦回鞘。
有酒安辭釂,無魚孰嘆庖。輕裘忘擁腋,短發任垂髾。
坐不娛歌舞,盤非貴烙炮。量尊鐘與鼎,器隘斗兼筲。
勇作先春計,甘從玩物嘲。瓊英行漸盛,玲賞莫輕拋。
次第??兵釀,隨宜饌野肴。投閑集簪履,盡日卷旌旓。
隴笛終當起,涂歌或載呶。空枝徒取恨,片片若為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