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玉女 上元
璧月珠星,輝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與人間富貴。
東風巷陌,春在暖紅溫翠。人來人去,笑歌聲里。
油壁青驄,第一番共燕喜。舉頭天上,有如人意。
歌傳樂府,猶是升平風味。明朝須判,醉眠花底。
璧月珠星,輝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與人間富貴。
東風巷陌,春在暖紅溫翠。人來人去,笑歌聲里。
油壁青驄,第一番共燕喜。舉頭天上,有如人意。
歌傳樂府,猶是升平風味。明朝須判,醉眠花底。
如璧之月、似珠之星,交相輝映著艷麗盛開的桃花李花。造化弄人,輕易就賦予人間這般富貴景象。東風吹拂著街巷,春天洋溢在溫暖的紅花綠葉間。人們來來往往,歡聲笑語回蕩。坐著油壁車、騎著青驄馬,這是頭一回共同歡聚宴飲。抬頭仰望天空,一切都如人所愿。歌聲從樂府中傳出,依舊是太平盛世的韻味。明天一定要盡情玩樂,醉倒在花下。
璧月珠星:如璧的月亮、似珠的星星,形容星月明亮。
秾李:繁盛的李花。
化工:指自然的創造力。
油壁青驄:油壁車和青驄馬,代指華美的車馬。
燕喜:宴飲喜樂。
樂府:古代音樂官署,這里指樂府所唱的歌曲。
判:甘愿、不顧。
此詞創作于太平時期的上元節。當時社會安定,節日氛圍濃厚,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下,有感而發創作此詞,以描繪節日的熱鬧與美好。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上元節的繁華熱鬧,突出特點是詞藻華麗、意境優美。它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太平景象,在文學上體現了宋代節日詞的特色,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游八極此焉歸,紫府天寬石作扉。倦客重來炷沉燎,轉頭六十七年非。
俗習終難免,攜童去賀年。寒云雖密布,難掩早春天。
漫步慵攜竹一竿,近看流水遠看山。浮云未及我悠閑。仿佛身入金焦里,分明魂在醉醒間。空思重泛剡溪船。
山坪縈霧草,湖濼漾煙蘆。野色誰延入,陰晴足畫圖。
夕陽詩思迥如何,天半空青雨乍過。疊嶂層巒看盡活,濃云托出遠山多。
直北瞻天近,還知是故鄉。獨非陳授職,兼得慰高堂。祖帳凌秋浦,寒花搖拒霜。梯枯如有待,春色賴渠將。
太乙仙舟溯月明,獨攜絳節向神京。云間翠蓋遙相接,挹賜金莖羽翼生。
三十六峰今入手,若無公事且留連。一杯謾道愁能遣,幾度醒來錯喚君。憂時鐵石孤忠在,閱世風花老眼空。向來交態云翻手,靜里無言石點頭。平生閱世朦朧眼,偏向白鷗飛處明。鴉健觸翻紅蔌蔌,鷗閒占斷碧粼粼。莫令歸往地,翻作殺胡林。
江村十日雪不消,茅屋難禁風怒號。高隱何殊醉侯放,浪游端似水仙陶。大星中天光煜煜,孤鴻斷野聲嗷嗷。老夫畏寒閉戶臥,那辭百罰醉酕醄。
公馀同上驛門樓,倚遍闌干縱遠眸。泰岳數峰天外起,黃河一帶水東流。舟橫古岸人爭渡,草合平原馬未收。矯首鄉關何處是,暮云迢遞隔南洲。
承恩出守鬢毛班,趣召遄歸虎豹關。閶闔九重天帝所,蓬萊方丈道家山。一時文物隆三代,百世才華重兩間。獨怪買田陽羨約,清朝何事也求閒。
此地真埋玉,何人為續招。秋風吊師罷,暮雨逐王驕。萬事才情損,千秋意氣消。仍聞封禪草,遺恨右文朝。
秋思人間正紛紛,秋聲天外忽驚聞。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別去歸來道路難,何如凡羽一枝安。金河陣發聲聲急,玉塞書回字字寒。蒼梧白云秋色遠,洞庭瀟湘木葉晚。風緒遙摶度嶺輕,煙羅不避沖波險。幾度心驚歲序更,幾人腸斷月華清。二毛聽切潘郎感,九辯哀催宋玉成。暮砧亂鳴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顧影爰思澤中集,旋音應到衡陽阻。越王臺畔鷓鴣飛,蜀帝魂依杜宇歸。度月萬山揮別淚,隨風千里促寒衣。憶在長安憐塌翮,同聞曾和同聲客。搖落深增白發悲,沉吟忍對清秋迫。望鄉今日幸歸來,憂國何年抱始開。青女降霜偏引恨,素娥乘月重銜哀。君不見蘇武使胡持漢節,李陵對泣衣沾血。丹心長望灞陵云,白羽遙飛上林雪。又不見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對龍沙。愿附遐征還漢闕,空將清淚滴胡笳。別有放臣并怨女,別有懷人兼別侶。音傳頓使夢驚秋,影落能教淚如雨。卻憐中路忽分翔,悲鳴憔悴不成行。寄言霄漢冥冥者,莫向風波覓稻粱。
有子傳燈心已安,蓮華臺上足盤桓。玉淵步月溪聲舊,錦石登山屐齒乾。放老豈虞調眾拙,避人寧計買山難。訃音正值移茅日,憶昔嗟今眉欲攢。
長鯨一涌雪山翻,海若爰居不可馴。知君定怕風濤急,白地風濤怕殺人。